读新闻
●30歲百貨公司櫃姐因長期久站、工作壓力大,某天腹部劇烈疼痛就醫,X光一照才發現,大腸竟堆滿糞便。一問之下,櫃姐才說自己已便秘28天。醫師指出,不少人對便秘忍耐度高,這群「隱性便秘族」常以瀉藥、浣腸劑緩解排便不順,反而使腸道蠕動變慢,陷入惡性循環。 隱性便秘族一般指逾四天未排便,或雖排便順利,卻排出硬球狀、不規則龜裂狀糞便,即便排便費時費力也隱忍不說、不就醫。 台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門診便秘患者常見中老年人,多數年輕時隱忍便秘,中年後恐引發大腸憩室炎,導致經常腹痛,嚴重者甚至併發腹膜炎、腸道穿孔等後遺症。 上班族常受困擾 台灣營養基金會蒐集1049位30到49歲上班族「便秘與飲食行為」調查,發現近四成八上班族有便秘困擾,推估台灣超過525萬上班族為便秘所苦,且根據職業排出便秘的風險,最易便秘的職業是行銷、活動企畫人員,其次為助理與秘書,第三名是專櫃銷售人員,其通病正是久坐或久站、工作壓力大、三餐不正常。 陳欣湄表示,臨床常見便秘超過六天,情緒就容易暴躁,且內分泌失調影響皮膚,後續出現腹痛、食欲變差等症狀;多數民眾慣以浣腸劑、瀉藥暫緩便秘,卻治標難治本,反而會使腸胃蠕動愈變愈慢,神經反射變差,便秘問題猶存,陷入惡性循環。 多吃全榖物主食 改善便秘,一般建議先改善生活作息,嚴重再輔以藥物,陳欣湄建議規律運動、多喝水並攝取足夠的油,有助潤滑腸道助排便,每日吃早餐,讓早點敲響晨起腸胃蠕動的第一道門鈴,並多以全榖物、膳食纖維當主食。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提醒,60公斤成人,一日攝取熱量1800大卡,每日吃足三蔬二果,膳食纖維攝取量最多只有15公克,建議值為25公克,若要補足,可多吃全榖物主食,如全麥麵包、糙米飯、玉米、南瓜等,或高膳食纖維蔬果如牛蒡、菇類、芭樂、芹菜及柳橙。 便秘如何判斷?陳欣湄強調,若超過四天未排便、或排便出來結成硬球、不規則龜裂狀,排便費時費力,就是便秘。雖說一日三餐飯後皆可順暢排便最健康,但基本一日排便一次也沒問題,盡量可把握晨起排便時機最佳。 (黃安琪) 上班族常因工作壓力大,導致便秘。(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