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 28歲的呂小姐是上班族,有高度近視,她來診間自訴說: 「我一直都在吃葉黃素,為什麼眼睛還常痠痛,視力越來越差,更糟糕的是電腦螢幕上的字及桌上的公文也都看不清楚。」 40歲的夏先生是常年在國外經商的企業家,為了掌握商場資訊,隨身3C產品儼然成為他的行動辦公室。除了筆電平板外,更隨時盯著手機看,這幾個月他突然發現視線從手機平板移到筆電時,竟有一小段時間無法對焦,或突然抬頭看遠方卻發現眼前一片模糊。這種現象讓他擔心,回國到眼科檢查。 眼科門診中,和呂小姐、夏先生一樣的患者不少,隨著科技不斷演進,3C產品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長期使用3C產品卻沒有適時休息,多數人發生了「3C產品症候群」。 3C產品症候群是一種因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的眼睛睫狀肌過度緊繃現象,類似於不良姿勢或運動導致肌肉抽筋的原理。睫狀肌的作用是調節看遠看近時眼睛內水晶體的屈光度,但是看近距離過久之後發生了疲乏,以至於突然改變視物距離時,來不及即時調整水晶體屈光度造成視物模糊。此外還可能併發頭暈惡心的感覺。 如果需要近距離使用3C產品,儘可能每30-60分鐘後休息10分鐘,休息期間不要再從事近距離的工作,如看書報等,適當的看遠處景物更有幫助。如果發生眼睛不適或頭暈現象,應立即停止手邊工作,閉眼休息5到10分鐘。 另外,適當溫敷可讓過度緊繃的肌肉恢復彈性,提早解除症狀。坊間流行服用眼睛保健食品如葉黃素等,雖然可做為眼睛的營養補充品,但無法讓眼睛無限制的過勞,因此適度控制3C產品使用時間才是護眼之道。(林靖洋/彰濱秀傳紀念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 3C當保母 小心孩子近視 ●台灣堪稱近視王國,全台4到5歲學齡前幼童視力篩檢發現,有3.8萬多名孩童有斜弱視、近視、散光、不等視等,視力不良比率約11%。醫師指出,戶外活動能預防或延緩近視,建議讓孩子出外活動,勿讓3C產品成為保母。 根據統計,去年全台近35萬名4至5歲學齡前兒童接受視力篩檢,近5萬人初檢未通過,複檢後仍有3.8萬多人視力不良。教育部統計也顯示,104學年度學童視力不良率至國小一年級為26.1%,國小六年級達63.9%,國中一年級更高達69%。 高雄長庚醫院眼科系主任吳佩昌說,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活動是近視的危險因子,臨床遇見不少新手爸媽可能因忙於工作,隨手就丟平板或手機給孩子打發時間,先前曾收治一名小四男童,接觸3C產品僅僅1年,近視度數就達150度。 吳佩昌指出,特別是小一、小二近視度數攀升速度最快,國外研究顯示,近視100至300度,未來罹患視網膜剝離的機率比常人高4倍,300到600度高10倍,600度以上更是高出40倍,易導致失明。 吳佩昌表示,因戶外光線充足,研究發現,每天戶外活動80至120分鐘的孩子,1年後近視機會減少5成,推測因戶外活動使視網膜產生多巴胺,不易誘發近視。過去10年台灣學童近視率從31%增加到50%,自從推廣校園戶外活動,去年降至46%。 國健署呼籲,家長暑假期間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吳佩昌也提醒,市面上常見的護眼保健食品幾乎沒有確切療效,最重要是培養好的用眼習慣,近距離用眼活動每隔30分鐘要暫停10分鐘,讓眼睛稍作休息。(江慧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