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 70歲老翁登山被蜂螫,出現過敏反應而休克命危,經台北長庚醫院急救後,仍不幸身亡。 醫師指出,春夏交接後,就是蜂群最多的季節,建議在野外穿長袖衣褲,避免穿著鮮豔衣物及使用味道較濃的香水和化妝品;若不幸遭到叮咬,應在患處冰敷後,以最快速度就醫檢查。 台北長庚醫院表示,老翁到院已無呼吸心跳,施予急救無效。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蜂液中含毒蛋白,遭多次蜂螫後常見的症狀,除了患處會紅腫熱痛之外,包括嘔吐、腹瀉、全身水腫、低血壓、呼吸困難、休克、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等,最嚴重可能死亡。尤其是虎頭蜂毒性大,應避免靠近虎頭蜂巢。 只是,有些人受到數次叮咬,才會出現生命危險,但對翅目類昆蟲過敏的人,只要一次叮咬,就可能引發過敏反應,短短十分鐘內造成血壓下降而休克死亡。顏宗海曾收治一名嚴重遭蜂螫的患者,被蜂螫逾200次,引發嚴重腎衰竭,弄到得洗腎,幸經治療後康復出院;但也有人被叮一針就一命嗚呼。 顏宗海提醒,一旦遭蜂螫,應趕緊在患部冰敷,另有過敏體質者到郊外踏青時,最好隨身攜帶抗過敏、抗消炎藥物或類固醇,蜂吻後可馬上注射,以防過敏休克。但最重要的是,仍應在最快時間內送醫急救。 台北振興醫院急診科主任陳振德表示,春夏交接後,就是「蜂狂季」,尤其在8月最常見蜂螫個案,約10月後就會下降。提醒民眾勿主動攻擊蜂巢,也別穿鮮豔衣物。 若不幸有虎頭蜂接近,顏宗海呼籲民眾先別動,慢慢蹲下後離開,若已出現攻擊,建議先把頭縮進衣內,護住頭後順風快跑,隨意揮動只會更激怒並引來更多虎頭蜂。(鄧桂芬) 毒液用完了…婦被蛇咬像過敏 ● 台南一名老婦在山區遭蛇咬,有趣的是因症狀不明顯,一開始被當成植物過敏,後來遇上對生態相當有研究的醫師,才確定為毒蛇青竹絲咬傷。但是被毒蛇咬怎麼會沒事?醫師表示,臨床上發現「有毒的不一定有事,沒毒的不一定沒事」,還是要從症狀上來判定。 這名婦人住在山區,日前在路邊採摘植物,正採摘一處約2公尺高的植物時,突然覺得右手掌劇痛,幾分鐘後右前臂也開始腫脹,送醫急診。 急診時因為無傷口,只有紅腫,驗血也看不出異狀,認為可能是植物過敏,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給予抗生素及止痛藥治療。後來轉門診治療,她向台南成大毒物科醫師許順傑說「受傷的時候,手上有五個小洞,但後來就不見了」,許順傑詢問,「山區裡青竹絲是否很多」,病患說是,再從症狀研判,病患應該是遇到「毒液用完的毒蛇」。 許順傑表示,夏季山區裡蛇活動活躍,咬傷的案例多,其中多數是青竹絲,咬到會出現腫脹、疼痛、出血、起水泡等症狀,需要血清治療,但如果毒蛇剛好毒液用掉,症狀會輕微一些。 他表示,民眾以為毒蛇咬到一定有事,但從門診統計,遭毒蛇咬傷病例中有一部分症狀明顯、另一部分則較為不明顯,主要應為毒蛇的毒液剛好用完。許順傑說,一般蛇咬不一定有齒痕,腫脹後更容易看不見,因此以齒痕來判定是否為蛇咬並不正確。 而被蛇咬後,即使是無毒的蛇,也可能因為蛇牙有細菌,而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危及性命,都必須注意。(修瑞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