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八歲男童郭亮星罹患俗稱「藍寶寶」的罕見疾病瓦登伯革氏症,天生就有一對藍眼珠,家人起初不以為意,就醫才發現他併發重度聽障,所幸台灣長庚醫院醫療團隊協助裝設人工電子耳,郭小弟日前帶著「京片子」分享朗讀比賽獲獎成果。 人工電子耳要價不斐,高雄長庚執行副院長王植熙說,長庚是南台灣唯一進行人工電子耳手術的醫院,七成以上病患是小朋友,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從2001年完成首例人工電子耳手術至今,高雄長庚已累計164例手術,日前舉辦病友聯誼會,小朋友戴著助聽器與電子耳上台演出;讀小三的郭亮星曾在全國聽障國語文競賽奪冠,朗讀咬字清晰標準。 郭媽媽說,郭小弟罹患罕見疾病,伴隨重度聽障,1歲4個月才確定病因,2歲半在長庚補助下開刀裝電子耳,第一次聽見聲音時嚇到哭出來,後來陸續學會叫爸、媽與姊姊,一年後語言能力追上一般小孩。 郭媽媽說,郭小弟讀小一時的老師,發現他有朗讀的天賦,刻意訓練,才培養出郭小弟一口標準的京片子。 「希望其他家長跟我媽媽一樣,不要輕易放棄希望!」郭小弟說平日在學校跟同學相處愉快,戴電子耳不會不舒服,只有洗澡的時候必須拿下,習慣就好。 耳鼻喉科主任黃仲鋒表示,約0.3%的新生兒會有聽損現象,當年郭小弟對90分貝以上的聲音才有反應,不過他的復健成效極佳,郭小弟的例子可鼓勵更多病友積極接受治療。 (徐白櫻) 「藍寶寶」郭小弟(中)口齒清晰,復健成果連主治醫師黃仲鋒(左)都感到意外與驚喜。(記者徐白櫻/攝影) 新聞辭典 瓦登伯革氏症 瓦登伯革氏症是一種遺傳性罕見疾病,簡稱瓦氏症。由於特殊基因病變,病患眼睛虹膜因缺乏色素而出現藍眼珠,有可能兩眼皆為藍眼珠,或者一藍色、一正常,兩眼之間的眼距較寬。 此外,患者可能合併出現聽力障礙,有人會長期便秘,罹患先天性巨結腸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