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醫師洪滿榮表示,有些婦人坐月子期間沒等子宮復位,就做了粗重活,容易造成子宮脫垂。(記者黃寅/攝影) ●46歲林姓婦人接連生了兩名子女後,近五年來一直飽受尿失禁和陰道反覆感染、發炎痛苦,十分困擾,有次還因同事聞到有異味,用異樣眼光看她,讓她尷尬不已,經醫師診斷,林婦因生產導致子宮肌肉或韌帶受傷,才引起子宮脫垂。 曾有醫師建議她把子宮切除,但林婦不願意,最近前往亞洲大學附設醫院求診,婦產部主任洪滿榮以腹腔鏡進行人工韌帶懸吊微創手術,讓林婦獲得解脫。洪滿榮指出,除了生產,有些婦人坐月子期間沒等子宮復位,就做了粗重活,容易造成子宮脫垂。 所謂子宮脫垂,就是子宮脫離了原來的位置,一般掉至陰道一半或陰道口,屬於第一和第二期,若掉出了陰道,又依嚴重程度分為第三、四期。 他說,有子宮脫垂問題的婦女,40%至70%又因尿道肌肉鬆弛,合併有尿失禁現象;也因子宮掉至子宮外,常發生磨擦、破皮,易引起發炎和感染,為婦女帶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和困擾。 醫師建議一、二期較輕微的子宮脫垂,可做凱格爾氏運動或骨盆底電刺激等復健,若初步治療無效,到第三、四期就須經由手術矯治;手術有兩種,一是以腹腔鏡進行子宮懸吊微創手術,另則是經由陰道做骨盆重建手術,若症狀嚴重,可以使用人工網片或韌帶,讓手術效果更好、更持久。 (黃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