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現代人工作忙碌,太晚下班,晚餐跟著晚吃又吃太多,愛喝咖啡、茶飲,都是胃食道逆流高危險因子。從健檢結果發現,男性、中壯年、抽菸喝酒、肥胖者是危險四大族群。 在台灣,逆流性食道炎患者十年內攀升近三成,且每四人就有一人有患病風險,其中超過八成為男性,八成為30至59歲中壯年,但超過六成患者無感。 48歲張先生不菸不酒,但因工作繁重、壓力大,常常很晚下班、很晚吃晚餐,且又吃很多,飯後還會泡茶或咖啡抒壓,睡前還會吃洋芋片等點心。 雖然健檢時早就發現有胃食道逆流問題,但因沒有症狀就輕忽不管,今年檢查時逆流情形更嚴重。 中年男性 發病率高 台灣聯安診所院長鄭乃源指出,慢性咳嗽、氣喘、喉嚨有痰都可能是病徵,但許多人不會想到是胃食道逆流;食道受損的病人中,有75%的人自述無感,男性又更容易輕忽症狀,有文獻指出,三至六成的患者真的沒有出現徵狀。 他分析,30至59歲中壯年發生率高,主要是這個年齡層的人為衝刺事業,社交應酬愈來愈多,同時中年漸漸肥胖,腹腔壓力增加也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並導致食道產生裂孔疝氣。 細嚼慢嚥 修復食道 鄭乃源說,食道黏膜裂痕是可逆的,九成患者透過改善飲食型態,可讓裂痕癒合。 平常飲食要細嚼慢嚥、三餐七分飽,飲食最好「乾濕分離」,湯或飲料不要混著食物吃。另外,不少人中午有午休習慣,建議不要一吃飽就趴睡,晚餐後別再進食,且晚餐後3至4小時再就寢,再戒菸酒,少咖啡與濃茶,少高酸、高油、高甜食物,避免胃食道逆流。 (羅真) 中壯年、抽菸喝酒是食道逆流的高危險群(上圖);若愛吃過甜食物及碳酸飲料(下圖),恐誘發或加劇胃食道逆流。(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