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人類乳突病毒(HPV)恐導致子宮頸癌,但調查顯示,逾五成女性誤認為清潔身體可預防HPV病毒。醫師指出,除性接觸傳染外,在公共場所觸碰分泌物也有感染風險,婦科名醫鄭丞傑(見下圖,記者江慧珺/攝影)曾透露,不少人如廁沒洗手,他最怕在廁所與人握手,「不知道握手碰到什麼」。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而俗稱「菜花」的尖形濕疣,也是HPV病毒惹的禍。 婦癌權威、台灣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鄭丞傑指出,HPV病毒幾乎無所不在,特別是公共廁所門把或洗手台,若是沒有洗手,或洗手後到處摸,很容易傳播病毒。據他觀察,約三分之一男性如廁後不洗手,這也讓他最怕在廁所前面與人握手,因不知道會碰到什麼東西。 「事前洗手是衛生、事後洗手是禮貌!」鄭丞傑建議,公衛界與教育界應推廣如廁前後都洗手,且廁所最好設置感應門,或拿擦手紙開門後,在門外的垃圾桶直接丟棄。 台灣馬偕醫院婦產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表示,不論男女,一生中有八成機率感染HPV病毒,但多半自行痊癒,僅一至二成持續感染,特別是子宮頸構造容易被病毒侵襲,女性長期感染比率是男性的三倍。 張志隆說,HPV病毒絕大多數是親密性接觸傳染,但也有少數在公共場所碰觸到分泌物感染案例。感染HPV病毒無任何症狀,且多數子宮頸癌都是由HPV病毒造成,但許多女性卻誤認為清洗身體、沖洗陰道,甚至排尿喝水或多刷牙漱口,能避免感染HPV病毒,事實上都無科學佐證。 不少女性會使用私密處專用沖洗劑,但婦產科醫師卻不鼓勵。張志隆說,女性陰道本來就呈酸性,可抵禦外來病毒,若是加以沖洗,可能會破壞陰道酸鹼值。 (江慧珺) 預防HPV病毒5招 1固定單一性伴侶,性行為使用保險套。 2 接種HPV病毒疫苗。 3如廁前後洗手。 4坐式馬桶使用坐墊紙。 5用擦手紙拉廁所門把,出廁所再丟棄。 資料來源╱張志隆、鄭丞傑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