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高齡92歲的林偉年,雖被評為中度失能,但凡事親力親為。(記者王騰毅/攝影) ●92歲喜歡唱歌的林偉年,錄製過抗戰歌曲專輯,還專挑需高肺活量的「主打歌」,拿手歌曲包括我的未來不是夢、三百六十五里路、古月照今塵;就連新歌也難不倒他,像陳勢安的「勢在必行」隨時就能高歌一曲。 林偉年歌聲中氣十足,讓人忘了雙手需拿助行器的他,出入得坐輪椅。三年前腰椎神經壓迫,術後改善有限,右腿無力抬起,只能靠輔具行動。 這對十多歲就穿草鞋征戰大江南北,幾次生死一瞬間的林偉年而言,不算什麼難題。他每天一定拄著助行器,抬腿走向陽台,步伐像戰場前進般堅定,曬太陽、看報紙,固定半小時,吸收維生素D,也閱讀精神糧食。 認真復健 做家事難不倒 雖被評為中度失能,但他個性獨立、凡事親力親為,行動不便仍堅持洗澡、更衣、掃地、燒開水都自己來。人家說散步是最好運動,他說:「我做家事也可以。」不把行動不便當成生活障礙。 居家照服員每周二、四帶林偉年到醫院復健,有時會推他到附近的新莊老人中心找朋友聊天、下棋。不去醫院復健日子,他也會認真在家踩踏板、踢腿,盡量活動。 晚歲黃昏,林偉年雖過得認真,但心想來日無多,「唯祈求善終」,因此早早交代身後事。 五年前,他把自述一生軌跡的文章集結,出版「戎馬蹄痕」一書,描述一歲喪母、初中一年級失去父親,身高和槍桿差不多就上戰場;也有生在廣東的南方青年,在汨羅江畔的戰場上,第一次看到雪花飛舞心情,是自傳,也是經歷對日抗戰和國共內戰同輩人的共同印記。 寫了遺囑 早就簽好DNR 林偉年連遺囑也寫好了,第一條明確寫:如重病或癱瘓,拒絕插管、氣切、鼻飼、電擊等侵入性醫治,願「安樂死」,求安詳、寧靜、「自然離世」。他也早簽了DNR(拒絕急救同意書),自從政府宣導重病臨終可放棄無效急救,接受安寧照護,免受折磨,也可節省醫療資源,他便向衛生機構申請,現在健保卡也註記,做為祈求善終保證。 遺囑交代喪事不採宗教儀式,不要僧尼、道士,不做法會,不念經文,不要樂隊,「播放我歌聲,放映我一生照片,以我的歌聲為背景」。 一般人過世都穿壽衣,林偉年卻囑咐兒女,他要穿自己的舊西裝。他說:「不要浪費錢,愈簡單愈好」。葬事也一律從簡,但特別交代:「遺體火化後,葬在先室墓裡。」林偉年妻子早逝,他一人拉拔三個孩子長大,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他要和妻子永遠長相廝守。 活到賺到 大限也當喜事 年輕時,林偉年好友曾替他看相,指他山根斷裂,可能活不過40歲。當年他常在戰地,數度與死神擦身而過。1943年常德會戰,一顆砲彈落在面前,身旁的演習班長重傷,他卻無恙,兩人相隔僅一、兩步;1945年湘西會戰,他和團長一行四人陣地視察,忽然一聲槍響,身邊衛士胸部中彈倒地,還好日軍沒追擊,否則再打一槍,林偉年就去見閻王。 「如今竟能活到這年紀,我大賺了!」林偉年說,如果大限真來到,他很坦然在遺囑中吩咐兒女不要哭泣,依俗80歲去世,訃聞是紅色,靈堂點紅燭,要當喜事來辦。(鄭涵文、魏忻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