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63歲洪姓婦人近兩年泌尿道反覆感染,最近左側又不明疼痛、全身無力,送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進行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側嚴重腎膿瘍,經住院並接受抗生素及引流治療,才未進一步引發敗血症,撿回一命。 洪婦的腎功能指數僅剩26分(滿分為100分);據家屬說,她原本一周四天爬山,後來卻連到巷口買報紙都難,因左腰不服舒,說不出是痛還是痠,女兒硬拉著到醫院檢查,還好查出病因。 亞大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說,洪婦左腰有明顯壓痛,超音波也發現右側腎積水、左側腎臟膿瘍,兩邊腎臟皆有結石,馬上安排住院治療。 他說,腎臟大小約十公分,她左腎化膿範圍廣達六公分,嚴重程度已無法單用抗生素治療,須在膿瘍處放導管引流,引流出超過100毫升的淡黃色膿液。 他舉例腎膿瘍概念與青春痘極類似,不易一次將所有膿清理乾淨,須多次引流治療才能根治;加上腎膿瘍復發率極高,須經多天觀察,確定引流乾淨後,才能拔掉引流管出院。 周哲毅建議,若腎臟發炎未治好,或內藏結石,可能藏有細菌而罹患腎膿瘍;因此若罹患細菌性的腎盂腎炎,抗生素應吃足一定天數,把發炎徹底治療,才不易罹患腎膿瘍,或進一步引發敗血症。 (黃寅) 亞大醫院腎臟科主任周哲毅提醒民眾,若反覆感染腎盂腎炎,應注意可能是腎膿瘍的高危險群患者。(記者黃寅/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