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一名三歲小朋友愛吃糖果,因父母工作忙碌忽略孩子的口腔清潔,20顆乳牙剛長好就全蛀光,幾乎每顆牙都要抽神經。醫師指出,小小孩蛀牙率高通常是父母疏於照顧,建議要養成回家再吃糖,吃完後立即刷牙的習慣。 收治病例的台北國泰醫院齒顎矯正科及兒童牙科主治醫師楊瑞賢指出,不少兩、三歲的小朋友乳牙剛長出來就全部蛀光,父母認為是奶瓶性蛀牙惹禍,但事實上奶瓶性蛀牙常發生在上顎牙齒,若全口蛀牙多半是家長照顧不周,建議四歲以下幼童最好由父母幫忙刷牙,五歲後家長也要定期檢視孩子刷牙狀況。 楊瑞賢提到,三到六歲學齡前幼童處於就讀幼稚園時期,不少老師會發糖果來獎勵表現好的小朋友,在臨床上常有穿著幼稚園圍兜兜的小朋友手握糖果前來看診;他強調,小朋友吃糖無妨,重點是要馬上刷牙,建議教育孩子把幼稚園發的糖果帶回家,吃完後父母幫忙刷牙。 台灣國健署提醒,糖果零食暗藏著高糖、高熱量風險,若攝取過量,不僅容易造成兒童肥胖、代謝症候群、齲齒等影響孩童發育的健康問題,也容易導致胰島素分泌過多,增加日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糖果零食常讓人感覺分量小,容易不知不覺攝取過量,如太妃糖12顆或沙士糖14顆就相當於一碗飯的熱量,建議最好分食減量攝取,並以水果和堅果替代。(江慧珺) 糖果零食常讓人感覺分量小,容易不知不覺攝取過量。(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