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宋開書說,植牙的好壞取決於先天的「身分證」,牙齒型態好不好、牙齦健不健康,都攸關植體能用多久。其次是口腔的清潔習慣,如果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植體就會產生很多病變。 「亞洲植體的臨床數據不到30年,還太年輕。」宋開書說,植體發展日新月異,每個人都在比酷炫,實際上選品牌悠久的植體不是壞事,但如果鄰近就能找得到材質耐久、方便替換的,應該比較好。 他說,全世界現在有3、400種植體,台灣合格的超過100種。醫界研究發現,航太業使用的鈦金屬熔點高、耐高溫、比重輕、不易變形,抗壓力比陶瓷牙根來得好,是目前成功率最高的植體。 植牙補骨 用自己的最好 植體在處理上分為「外加」與「內減」兩種方式,需視個人口腔的骨頭密度決定施作方式。而最容易失敗的兩種狀況,一是鑽頭的油跑進齒槽引起發炎,其次是鑽頭磨擦會生熱,後來他改採高速鑽頭,已能克服,且切斷面漂亮,成功率高。 部分患者因齒槽骨嚴重萎縮,植牙前需先補骨,宋開書提醒,補骨正確的觀念是「用自己的比用別人的好;用別人的比用不同種的好;用不同種的比用不是種的好。」目前骨粉可分人骨、動物骨、人工合成幾種,材料的優劣關係到日後植牙的效果。 植後不清潔 難永保安康 但種入植體後,是否就永保安康?答案恐怕不是。宋開書說,植體裡的韌帶只會與牙根植體表面平行,沒有橫的或斜的,所以不比自然牙的防禦性高。而有免疫疾病的人,因口水裡抗菌的免疫球蛋白缺乏,細菌容易攻入囊袋造成發炎。 「一般人需靠刷牙來抑菌,有牙周病的至少一天要刷四次。」他說,口腔清潔不足或外力衝擊都會導致掉牙,所以千萬別放任牙周病不管。據美國研究,65歲以上沒牙齒、沒裝假牙的人,失智機率是正常人的3倍。 不能一味求新 更不能貪快 根據植牙的經驗,他認為,植牙不一定追求最新的,用噴砂植體就夠,不一定要用到奈米材料,否則一旦溶解,會滯留在口腔裡的骨頭,甚至血液裡。而植牙過程也像蓋捷運,絕不能貪快,情況嚴重的病人需先做地基重建後再植牙,花費時間相對多。(王昭月) ●植牙越來越盛行,但坊間植體品牌眾多,潛存的商業花招也不少,民眾植牙時該如何選擇?台北新華陀牙科診所院長宋開書說,有時候大家看到很好的廣告包裝就跳了進去,誤入陷阱而不自知。民眾植牙時,錢是否花得值得,得各憑運氣。 坊間植體品牌眾多,商業花招也不少。(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植牙Q&A QA 植體鬆脫多久能再植入? 宋開書表示,受傷的骨頭至少要3到6個月的修護。因此植體鬆脫即馬上再植牙,並不安全。 QA 什麼人可以植牙? 18歲以下骨頭還不穩定,最好別植;肝癌、洗腎病患血液控制不佳,也不宜。放療病人雖可植牙,但他們的唾液腺破壞,口水變少,容易發炎,風險偏高;免疫系統不全的人,植體則會排斥。宋開書說,「除了上述情況不宜,其他都可以評估作植牙。」 QA 植牙時要不要指定植體品牌呢? 目前大家對植體品牌還存有迷思,大陸的患者就會指定品牌,但這是錯的。宋開書強調,選擇植體一定要有衛生署核可,別亂用水貨,「各廠牌技術都差不多,無需追求新潮,人家隨便講個案例,就跟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