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不痛不等於痊癒 仍需定期回診 按醫囑調整用藥。 【泰國世界日報訊】一名30多歲男子,確診為僵直性脊椎炎後定期按照醫師指示服藥,在藥物的控制下,背痛、晨間僵硬狀況逐漸改善、舒緩,隨後患者以為自己「不痛」等於「復元」,而自行停藥並未再回診治療,直到狀況惡化回診,膝關節與髖關節已經嚴重發炎、變形,雙腳無法行動,只能坐著輪椅來看診。 臨床上有70%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症狀時好時壞,或是因服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含止痛成分)大幅減緩了疼痛,但是患者以為「不痛就是好了」自行停藥,但「痛」不是僵直性脊椎炎唯一指標,患者在不痛狀況下,關節可能仍處於發炎狀態,若不持續治療,長期發炎將有極大機會造成脊椎沾黏、關節變形、行動不便等後果。 尤其脊椎沾黏是不可逆的,一但沾黏後恐導致嚴重駝背,無法像正常人一樣抬頭或轉頭,就連睡覺時頭也靠不到床,日常生活中容易發生車禍、跌倒,需仰賴他人照顧,影響生活品質。 另外,沾黏骨頭可能間接影響到胸腔及頸椎,增加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此外,雖然脊椎僵硬,但實際上常併發骨質疏鬆,若不慎受傷後脊椎易骨折,若是壓迫到神經,甚至可能造成下半身癱瘓,須終身坐輪椅。此外病患也可能併發虹彩炎、乾癬、發炎性腸道疾病等疾病。 在持續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治療下,可有效降低沾黏,較嚴重或是對非類固醇消炎藥無法耐受患者,建議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最重要的是,定期回診接受風濕科醫師的追蹤,絕不可隨意自行停藥或自行用藥。(陳信華/台中榮總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 若診出為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在藥物的控制下狀況逐漸改善,但切勿以為「不痛」等於「復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