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爆發餿水油事件後,彰化地區多名確診肝纖維化患者懷疑外食吃到餿水油,引起肝臟發炎;醫師指出,餿水油含有致癌物質,很可能引發慢性肝炎,外食族最好少吃含油量多的食物,常吃蔬果,降低肝炎發生機率。 彰化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郭旭享說,海內外沒長期吃餿水油引起肝炎的實驗證據,不過高油脂、高熱量食品本來就容易引發肝炎,民眾飲食清淡一點比較好,如擔心肝臟有問題,先檢查找出原因再治療,不要亂吃成藥。 台灣秀傳紀念醫院急診部主任黃炳文說,肝纖維化病人年齡40到55歲,都是上班族,常常早上隨便吃,中晚餐外食,因胃腸不適、疲倦求診,檢查除了輕微胃炎,超音波掃描發現肝臟分布「一小點、一小點」纖維化斑點。 醫師調查患者飲食情形,女性偏好麵包烘焙食品,男性愛炸雞、炸排骨和燒烤食物。黃炳文說,餿水油風暴橫掃台灣糕餅業、小型餐飲店,難怪病人會有這種疑慮。 郭旭享指出,肝臟有自動修復能力,發炎部位自行痊癒就纖維化,類似「結痂」,常見肝炎類型有B型肝炎、C型肝炎和酒精性肝炎,高熱量及含有毒素的飲食也可能引起肝炎。(簡慧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