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冬天冷颼颼,也不要放棄出門運動,以免造成心情低落、憂鬱症復發。(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台北振興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袁瑋指出,門診中曾收治一名67歲婦人,因憂鬱症需服藥控制,平時雖有游泳習慣,但七年前關節退化,一到冬天碰到冰冷海水就會疼痛,索性秋冬就放棄游泳不出門,造成心情低落、憂鬱症復發。 冬季憂鬱確有其事,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冬季憂鬱症病患(SAD)在冬天時,其大腦血清素轉運子蛋白(SERT protein)含量高於健康人,心情易受影響而變差,北歐國家每六人就有一人有SAD。 為了解季節性情緒障礙患者與正常人的腦部生理結構差異,哥本哈根大學研究人員針對11名SAD患者與23位健康民眾,分別在夏天與冬天進行正子造影檢查,發現SAD患者在冬季的腦內SERT蛋白含量會增加5%,但健康者則無變化。 台灣松德精神科診所醫師黃惠琪解釋,大腦的血清素含量愈高,心情就愈好,通常抗憂鬱劑作用就是在提高血清素在腦中濃度。不過,SERT蛋白會清除回收血清素,一旦SERT蛋白增加,情緒就會低落。 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冬季確實會讓憂鬱症患者發作率提高,自殺率也增加。提醒SAD患者與家屬要有病識感,及早諮詢專業醫師,平常也要保持良好睡眠與運動。 袁瑋表示,冬天讓憂鬱症患者的活動量降低,整天懶洋洋,導致心情更不好。建議SAD病患多運動,多出門接觸人群,必要時應就醫治療。(鄧桂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