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70歲的陳姓男子30年前就出現尿液混濁,隨年紀增長越來越頻尿,10年前還曾自行解出小石子,最近每晚都要起床上廁所五、六次,過程疼痛難忍,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膀胱結石,達六公分,就像膀胱內部長了一顆奇異果,醫生說,可能是飲水不夠多造成。 台灣台中市童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祥來呼籲,飲水量不足、憋尿等,都容易產生結石,若排尿解不乾淨,合併尿路感染,容易促成膀胱結石,就好比水族箱要定期沖洗,才不會混濁產生沉澱物,平日應多喝開水或鹼性水,勿長時間憋尿,減少結石風險。 陳祥來說,為陳男進行尿流速檢查,最大尿流速每秒只有7毫升,低於正常值每秒15毫升許多,經靜脈腎盂攝影術檢查,確認有膀胱結石,結石達6公分。 陳男說,三年前曾接受心臟血管繞道手術,擔心喝太多水導致心臟衰竭或肺水腫,自行減少水量攝取,沒想到造成結石。 (洪上元) 1名70歲老翁平日水分攝取不足,因解尿疼痛求診,發現罹患膀胱結石,且結石已有6公分大,有如膀胱內長了顆奇異果(圖右)大小的石頭。(圖:童綜合醫院提供) 避免結石看這裡 結石是甚麼? 在泌尿系統如腎臟、輸尿管或膀胱出現礦物質結晶沉積 發生原因 與飲食、體質、遺傳及生活型態有關;但高尿酸血症、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也易結石。 保養之道 應定期補充水分(白開水或檢性水),不要憋尿。 資料來源/台灣童綜合醫院 製表/洪上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