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很多民眾喜愛登山運動,但上山後若遇到下雨,步道濕滑易滑倒導致骨折,醫師教導簡易處理方法,若屬開放性骨折,應先保護傷口,覆蓋繃帶、衣物避免感染,並以木棍固定骨折處。 台灣花蓮縣玉里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邱新時表示,登山時,一定要穿防滑登山鞋且不建議穿新鞋。若真的跌倒、且屬於開放性骨折,應先保護傷口,以繃帶或衣物覆蓋傷口,最重要的是,不少人骨折後、會想將手或腳伸直或硬拉,如此一來恐會造成二次傷害,提醒傷者應保持跌倒時手或腳彎曲的姿勢,並找木棍放在手或腳兩側,撕下衣物或繩子固定住,等待救援。 若屬閉鎖性骨折,雖外表無傷口,但也應找木棍等物品將骨折處固定,且盡量不要活動。 現今很多民眾平常少鍛鍊,僅利用假日時登山,邱新時說,腿部肌力不足,也容易跌倒,因此,建議喜歡登山的朋友可多爬樓梯訓練腿的肌力,或多從事快走等運動。 她也教民眾簡單的運動訓練腿部肌力: 1.身體站直、左腳屈膝90度,雙腳輪流、來回30次,此動作可活動膝關節,並訓練彎曲膝蓋所需使用到的肌肉力量。 2.身體站直,左腳伸直往後抬起,雙腳輪流、來回30次,可訓練股四頭肌,減輕膝蓋的壓力。 此外,邱新時也教大家利用彈力帶,可增加訓練力道,先坐在椅子上,左腳套上彈力帶、右腳將彈力帶固定踩在地上,此時將左腳抬起與身體呈90度,因需更多力量才能將彈力帶拉起,有助訓練腿部肌力。(陳麗婷) 用腳將彈力帶拉起,有助訓練腿部肌力。 訓練腿部肌力、股四頭肌,可減輕膝蓋的壓力。 雙腳輪流屈膝訓練腿部肌力、彎曲膝蓋所需使用到的肌肉力量。 (記者陳麗婷/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