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營養師表示,癌友應該改變烹調方式,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搭配新鮮、低油、高纖維的飲食原則。 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建議,節日聚餐不用過度限制,避免影響癌友情緒,但烹煮的方式可以調整改變,比如癌友化療、放療期間,可能有白血球下降及免疫力低的問題,需要注意衛生,避免生食(如生菜沙拉、生魚片等),水果削皮食用。以免不小心感染跑醫院,破壞了氣氛。 凃宜辰建議,癌友要注意健康「挑食」,減少過多油脂與糖的攝取,比如魚可改由清蒸、湯煮,取代煎、油炸糖醋魚;筍絲蹄膀可將筍絲川燙搭配豆乾絲,改以清淡的醬油調味避免過多油脂攝取;油炸紅燒獅子頭可以改以板豆腐加荸薺搭配香菇,以植物性蛋白取代動物性脂肪。 此外,加工肉品像是香腸、臘肉等中含亞硝酸鹽應盡量少吃;吃火鍋時,記得五色蔬菜不可少,多吃料少喝湯。加工餃類如魚餃、蝦餃可以杏鮑菇類取代;帶殼海產(蝦子、螃蟹)有海洋弧菌污染疑慮,建議化療或是放療間避免食用。 凃宜辰建議,堅果、腰果、核桃、杏仁果均屬油脂也不宜過量,購買時選擇小包裝、包裝完整,一天最多一至二匙免洗湯匙的份量。過年採購食物應該控制份量,以免買太多吃不完變得不新鮮,若有變質或發霉狀況,要捨得丟棄,黴菌所產生的黃麴毒素無法用肉眼觀察,吃下肚還有可能會造成癌症的產生。 凃宜辰表示,吃多少動,容易讓體重直線上升,建議多以蔬果取代大魚大肉及餅乾零食,幫助身體廢物排出及增加植化素攝取,提升身體抗氧化力。對癌友而言,營養飲食可以增加組織修補,不需過多飲食禁忌,但過量大魚大肉也可能造成肥胖,影響恢復健康。(彭宣雅) 台灣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建議,癌友飲食以新鮮、低油、營養均衡為主,不需過多飲食禁忌。(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