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偏頭痛很常見,偏頭痛的媽媽們留意了!醫界發現偏頭痛不但會遺傳,孩子從小發病率可達五成以上,父母都有症狀的發生率更高,但因許多幼童不知如何表達,不易及早治療,醫師提醒注意視覺不正常等早期症狀。 台灣安南醫院小科兒主任陳震南指出,14歲張姓女生原本要考醫學系,反覆頭痛超過1年,脈搏跳一次痛一次,平常也有兩側頭痛,發作時視力模糊、畏光、暈眩、耳鳴、噁心,常常需要臥床休息,影響作息,最後被迫休學,「她的媽媽就是偏頭痛病患」。 院方表示,張小妹已在外院接受三種偏頭痛藥物治療,相關檢查如腦部核磁共振、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 (SPECT )以及腦電波均正常;研判因課業自我要求非常高,10時就寢常躺兩小時才可入眠,淺眠易作噩夢,有焦慮及憂鬱的傾向。 患者經中、西醫和兒童心智科整合醫療後症狀緩解,順利出院,目前門診追蹤治療,藥物也在減量中。 不是「腦裡長東西」 陳震南指出,張小妹罹患偏頭痛、緊縮型頭痛,屬原發性頭痛,非由腦內結構性病變如腦瘤或藥物、身體疾病引起頭痛,這類頭痛占所有頭痛九成以上,大家擔心的「腦裡長東西」屬於次發性頭痛,只占少數。 陳震南說,緊縮型頭痛一般認為起因與肌肉有關,可能是壓力,也可能與頸部肌肉骨骼問題有關,頭部周圍都會痛,可能壓力緊張引起,沒有偏頭痛常見噁心、嘔吐、畏光和怕吵等症狀。 陳震南表示,偏頭痛常反覆發作,多在一側,有三成兩側疼痛,常見搏動式疼痛,持續4至72小時,常伴隨噁心、怕光或怕噪音,嚴重需要休息,少數痛到說不出話、類似中風的失語症,或眩暈、耳鳴、步態蹣跚等複雜症狀。 好發於青少年時期 偏頭痛常於青少年期發作,約90%患者第一次發作都在40歲前,女性多於男性,九成病患有家族病史,且好發於經期期間,發病原因多,壓力、氣候、睡眠、荷爾蒙變化都可能引發,甚至有些食物如乳製品、含咖啡因飲料、巧克力、酒類、柑橘類、人工甘味、味精、及一些添加物也易引發,太餓、太飽、身體極度疲勞也可能引發偏頭痛。 大部分孩童頭痛是良性的,發作時間通常比大人短,持續2至72小時,相較成人頭痛,通常是雙側的;單側疼痛通常出現在青春期後期或成年早期,兒童反覆性眩暈演進為偏頭痛最常見,家長要特別注意。(周宗禎) 有偏頭痛的媽媽們要注意了,醫界發現偏頭痛會遺傳給子女。(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