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香港醫護團體為糖尿病患者設計健康操。(圖:東方日報提供) ●適量運動對改善糖尿病病情大有幫助,醫生提醒,患者不應急於求成,曾有體形較重者短期內密集跑步,導致腳痛;也有人自覺血糖無改善而洩氣。 實際上,運動未必立即可降血壓、血糖等指標,最重要是持之以恒,建議患者循序漸進,如每日飯後快步走15分鐘,再進階至中度帶氧運動及鍛鍊肌肉,長遠便可改善心血管健康。 香港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馬珮珊表示,糖尿病控制不當,可併發心血管疾病,適量運動可改善血管彈性及身體脂肪比例,強化心肺功能。國際研究指出,每周二至五次有氧運動,每次30至90分鐘,持續12至52周,糖化血紅素可降0.4%至1.1%。 她臨床所見約三分之二患者無恒常運動,多因工時長、壓力大及感疲累等。她鼓勵患者逐步建立運動習慣,但也提醒患者不宜操之過急,有女患者向來少運動,患病後突練瑜伽卻引起腰痛。一般建議成人每周做150分鐘中度有氧運動及兩次肌肉阻力鍛鍊。倘若患者過重,下肢關節負荷大,可改踩單車或快步行走。 患者或誤解運動可迅速改善病情,甚至做完運動即測血糖,發覺血糖、血壓不跌反升,因而不開心,其實運動時心跳呼吸加快,身體會分泌壓力賀爾蒙令血壓、血糖短暫微升,屬正常現象。(東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