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一名60歲熟女停經10年,去年陰道異常出血,還以為是亂經,後來幾乎每天見紅,不堪其擾,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子宮內膜癌。醫師提醒,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未生育、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或三高的婆婆媽媽,都是高危險群,有出血狀況要格外注意。 台灣台北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家彥指出,超過9成的子宮內膜癌都有異常出血症狀,且通常在停經後出現。一般停經後婦女會出現萎縮性出血,是受荷爾蒙影響導致內膜脫落,通常維持1到2天,超過3天可能就有問題。 上述患者停經10年,開始異常出血,起初出血量少不以為意,後來天天都出血不停,就醫檢查才發現罹癌,手術摘除腹主動脈旁淋巴結後,經化療、放射治療,目前狀況良好。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育倫說,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增加;致癌因素除遺傳基因外,可能與環境荷爾蒙有關。 黃家彥說,子宮內膜癌治療以手術為首,早期子宮內膜癌通常不需再做後續治療,術後五年的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一旦疾病進入第二、三期,除手術外,還要追加術後輔助放射或化療,才能降低癌症復發率。 黃家彥表示,雌激素過度刺激是導致子宮內膜癌主因,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不孕、從未生育、較晚停經、更年期後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或飲食西化等都是較易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高危險群。 蔡育倫也說,40到50歲女性若不正常出血,常誤以為是更年期亂經,事實上更年期症狀只有潮紅、失眠或盜汗,有異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增生或癌變。(江慧珺) 女性無論年紀,只要出現不正常出血,都要盡快到婦科檢查。(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