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很多人都以為痛風跟吃太好或喝酒有關,但醫師表示,大部分痛風患者因體質特別或服用利尿劑、抗結核菌藥物等藥物,都會影響血液中尿酸濃度,形成痛風,「多喝水是不二法門」。 天氣冷颼颼,不少人喜歡品嚐熱騰騰的火鍋,但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往往吃完火鍋,關節痠痛就隨之而來。 台灣中壢天晟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翁國益表示,痛風最常見的症狀是痛風關節炎,發作時非常疼痛,常見於年紀大的男性、停經女性及腎功能不好的病患,主要是因為體內新陳代謝產生的尿酸,堆積在關節或其他組織造成發炎現象。 翁國益說,很多人以為痛風跟吃太好或喝酒有關,但大部分痛風患者因體質特別,即使沒有攝取太多高普林食物,血液中尿酸濃度仍容易偏高。另外有些如利尿劑、抗結核菌藥物等藥物,也會影響血液中尿酸濃度。 醫師指出,痛風症狀的特色是腳趾、腳踝或膝蓋急性的紅腫疼痛,特別以大腳趾最常見。 天晟醫院營養師潘璿凱也建議,平日飲食除了要避免高普林的食物,像是海鮮或長時間烹煮的肉湯或肉汁;若喜歡喝含果糖的飲料,容易造成體內尿酸生成,單純的白開水是最好的飲品,每天最少喝2000cc的水,減少尿酸囤積。(中央社) 多喝水可以減少尿酸囤積。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