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核心肌群,這個位在身體中軸線的肌肉群,扮演著重要角色。不管人體做什麼樣的動作,第一個動用到的就是核心肌群。核心肌群功能強,能維持身體穩定度,免於受傷,也能減少各種痠痛問題。 全民運動意識抬頭,坊間成立不少健身中心,而訓練「核心肌群」更是成為人人目標,到底核心肌群為何? 身體動作 它是啟動源頭 台灣壢新醫院運動醫學科醫師劉又銓指出,核心肌群是指髖關節以上、橫隔膜以下的肌肉群,包含脊椎、骨盆附近肌群。訓練核心肌群可達到保護脊椎效果,例如訓練腹橫肌可提升腹腔內壓,保護椎間盤不會因為用力過度而造成傷害。 劉又銓表示,每當身體要啟動一個動作,核心肌群就是啟動源頭,例如上半身要往前彎,全身重心勢必會轉移,會讓脊椎產生壓力,這時核心肌群若足夠,將可支撐動作,且讓動作順暢、不會讓脊椎承受太大壓力。 他表示,若久坐或曾經受傷過,沒有訓練核心肌群,將會喪失自然保護作用,突然起身或身體往前傾,椎間盤壓力將躍增,就有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 低頭滑手機 背肌容易無力 有人會問訓練核心肌群可以讓我的身形好看嗎?劉又銓打比方,若腹肌鬆弛,「可以想成脊椎前後各一條線拉著,若前面鬆、後面就會往前傾。」造成肚子凸而屁股翹,逐漸會影響到駝背,腰椎弧度越加彎曲現象。 「時常看到老人家駝背,除了骨質疏鬆,另外就是背肌無力。」劉又銓說,背肌鬆弛會拉不直身體,而年輕人因為常常低頭滑手機,頸部後方肌肉長期拉長,若沒有訓練背肌,上半身會越加無力。 「其實坐著比站著壓力更大。」劉又銓並指出,許多上班族可能因為久坐,核心肌群長期鬆弛、較虛弱,而坐著時因會造成椎間盤突出,壓力更是站立時的1.4倍;若核心肌群不夠,或是姿勢不良,造成椎間盤壓力可能遠高於站立時的1.5至1.8倍。 而核心肌群無力的人,可能會常常用錯力,像是直接彎腰取物,幾乎將力量都用在椎間盤,這就是常常有人搬重物傷到腰。若要搬重物,建議要蹲下、取物再站起來,這樣可以將力量分散至下肢。 運動訓練 練好核心是基礎 核心肌群也是全身性動作動力鏈的樞紐,劉又銓舉例,棒球選手要將球投出,勢必得將力量從腳踝往上,依序是小腿、大腿、腰、身體、肩膀、手臂、手,並將球投出,但若中間的核心肌群沒練好,等於能量傳送到一半中斷。 劉又銓說,現在很多運動訓練都著重在技巧上,卻忽略核心訓練,或是做核心訓練時用力不正確,因此建議最好有專業教練在旁,才能學會控制重量。 (許政榆) 常見的仰臥起坐容易使腰椎受傷,復健科醫師建議,可平躺後雙腳抬起約30度,維持5到10秒後放鬆,同樣能訓練腹部核心肌群。(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雙手放鬆並抬高腰臀夾緊臀部、收縮腹肌,可強化腹部、臀部核心肌群。(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