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胰島素是不讓糖分在血液中累積的關鍵,台南市立醫院表示,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不代表病情惡化,更不會上癮,也不會釀成洗腎,可有效穩定血糖。 45歲林姓男子是物流公司主管,5年前健檢時發現罹患糖尿病,當時糖化血色素約6.8,比標準範圍6.4稍高,因工作繁忙,身體未感到不適,就未追蹤血糖變化,也未就診服藥。 林男的母親也是糖尿病患者,近期因尿毒累積併腎功能惡化,醫師建議洗腎。林男擔憂母親之餘,才驚覺該留意自身健康,卻發現血糖惡化,且出現微蛋白尿,就是腎功能變差的早期警訊。 林男接受建議施打長效型胰島素,一天一針搭配使用提升胰島素敏感度的口服藥。半年後,蛋白尿數值從120降回正常值20,糖化血色素也回到6.5的標準範圍。 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威傑指出,胰島素是不讓糖分在血液中累積的關鍵,血糖高的時候,胰島素會將血液中的糖分降下來轉換成能量。 糖尿病患者施打胰島素,不代表病情惡化,更不會上癮,也不會釀成洗腎,補充體內不足的胰島素,可有效穩定血糖。 當胰島素開始作用不佳時,身體會自然加速分泌胰島素,讓血糖維持正常,這種胰島素「加班」的狀況,常讓初期糖尿病患者無從察覺。 王威傑提醒,若出現三多症狀(吃多、喝多、尿多),或先前沒檢查過血糖,卻突然出現神經病變、視力模糊、蛋白尿、體重減輕、疲倦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中央社) 糖尿病患者及早接受治療,血糖控制得宜,不一定要終生注射胰島素。(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