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天氣一潮濕,皮膚就起紅疹,還搔癢難耐?膝關節、腰部只要氣溫一變暖,就會疼痛加劇?春天花草旺盛、生機勃勃、濕氣氤氳,本是萬物復甦的好時節,卻也因濕邪容易入侵人體導致一系列疾病,讓人相當困擾。中醫專家指出,春季常見病種,以皮膚、骨關節疾病最多。 新快報報導,皮膚科醫師朱銘華指出,春天特別癢,要提防春季三大常見皮膚病。 首先是濕疹。朱銘華指出,濕疹有明顯的特點,它們多為對稱分布,也是多形性改變,它的外觀可以是紅斑、丘疹、抓痕、結痂、出水等,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瘙癢。還有一類特殊的濕疹就是嬰兒濕疹,它是過敏體質導致的,因此孩子很小就會發生。 其次是慢性蕁麻疹。它的特點是反反覆覆、會遊走。所以,有的病人會發現,前一晚身上都是包,第二天一早全都消失不見了,彷彿從沒發生過似的,一點痕跡也沒有。有的病人則是在家發現紅包,來到醫院都不見了,所以放棄了就醫。「其實,只要對醫生詳細描述慢性蕁麻疹來無影去無蹤的表現,就能幫助醫生診斷了。」說到蕁麻疹,還有一種是急性蕁麻疹。其表現會比較重,全身到處都有,還會有水腫,若水腫發生在喉痛,可能會致窒息,因此疾病風險不小。 最後是接觸性皮炎。春節花草旺盛,人們都愛外出踏青賞花,但花草中的花粉等容易致敏成分可引發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等。 據報導,「皮疹、皮炎發生在臉部的,用藥要特別小心。」朱銘華稱,臉部皮膚細嫩,使用的藥物需要講究安全性,使用前一定要諮詢皮膚科醫生。「臉部的皮膚問題情願口服藥,短期使用是不用過分擔心的。」而對於濕疹這些慢性皮膚疾病,治療也要久一些,適合用中藥治療,尤其是老人和小孩。 要預防春季皮膚病,朱銘華提醒,出外踏青時需做好保護措施,過敏體質者要避免接觸過敏原;久居室內的人則可定時打開空調除濕、晾曬衣物,以免過濕誘發皮膚疾病。 呵護關節 少吃酸多保暖 報導指出,「3月春季,在醫院門診常見膝骨關節炎復發的患者。」骨關節科中醫師趙傳喜指出,濕氣重,腰腿疼痛特別痛。中老年人骨關節炎發病時往往有「假風濕」現象,即遇寒濕、陰冷天氣,如每年春季的「回南天」時節,關節疼痛加劇。 膝骨關節炎是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致軟骨丟失、破壞,伴有關節周圍骨質增生反應的疾病,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絞鎖、功能障礙。膝骨關節炎主要是因衰老,關節過分磨損,肥胖導致關節負荷過重,過度活動,膝蓋受涼,久居潮濕之地等因素引起。 日常如何呵護膝關節?趙傳喜稱,患病關節應加強保暖措施,治療時可採用溫熱療法如中藥藥熨、藥浴、溫熱理療等方法以祛風散寒除痺,還要注意大腿肌肉的鍛鍊,保護骨頭。同時肥胖者要適當減肥,給關節減負;選擇合適的鞋,多做反向運動。此外,飲食也需要適宜,宜清淡又富有營養,盡量少食酸、冷食物,以免傷及脾胃,聚濕傷膝。 春天到,容易引發關節痛(左圖,Getty Images)或皮膚紅腫(右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