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服用維生素D過量,可能導致肌肉無力、高鈣血、骨痛、蛋白尿、腎功能衰退等。 【泰國世界日報訊】隨身攜帶小藥盒、茶餘飯後吃上幾片維生素,早已成為許多現代人的健康必修課,不僅年輕的上班族青睞這種養生小竅門,不少中老年人也跟著「時髦」一把,認為「多吃維生素,肯定沒壞處」。然而專家提醒,維生素補充劑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安全無毒副作用」,且大多數人無須額外補充,補充過量還可能導致維生素中毒。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機化合物。對於一些現代人來說,僅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無法滿足其追求健康的願望,各種各樣的維生素補充劑應運而生。在他們看來,每天按時服用小小的藥片即可達到補充維生素的目的,高效又快捷。 然而,不合理地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有導致維生素中毒的風險。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樓慧玲表示,維生素大致可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兩大類。前者主要有維生素B族和C族,大部分會隨著人體代謝排出體外,體內無法長期儲存,因此人體每天都應定量攝入。後者主要有維生素A、D、E、K,不溶於水,因而儲存在肝臟和脂肪中,最終透過淋巴系統排出體外,排洩過程需要很長時間。脂溶性維生素必須儲存在人體肝臟和脂肪內,排洩緩慢,因此,人體長期透過保健品或長期不均衡飲食而過量攝入脂溶性維生素,就有導致脂溶性維生素中毒的風險。 飲食合理 不需額外補充 樓慧玲表示,如果人體無明顯病症表現,且進食規律、食物搭配合理,一般就沒有必要額外補充維生素,實際上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量很少,在均衡飲食的情況下,人們從食物中就可攝入足量的維生素。 樓慧玲表示,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存在個體差異。如許多上班族由於工作強度高,壓力大,經常熬夜,抽菸喝酒,進食不規律或因減肥控制飲食導致營養缺乏,身體呈現亞健康狀態,此時服用維生素補充劑是一種可行的方式。 此外,像孕婦、發育期的青少年等特殊人群,也可能需要補充特定的維生素,但必須在諮詢醫師後服用,盡可能還是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維生素。 特殊需要 應諮詢醫師 樓慧玲說,如果出現了因缺乏維生素而導致的病症,如夜盲症,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有針對性地補充維生素A,但切忌盲目,應該查找病因對症治療,在飲食上可多吃動物肝臟、蛋黃、胡蘿蔔等食物,從食物中攝入維生素A。另外對於補充多種維生素的複合產品也應謹慎。 那麼中老年人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呢?樓慧玲說,建議老年人對身體做全面評估,看有無營養不良風險或由於缺乏維生素導致的病症,如果出現相關病症,需要在醫師指導下適量地、長期地補充。 脂溶性維生素 服用前多留意: 1.維生素A 作用:維持人體結膜、角膜、皮膚等正常功能。 不足:缺少維生素可導致夜盲症、乾眼症、角膜軟化、視力下降等症狀。 過量:可導致急性顱內壓增高、毛髮乾枯、皮炎瘙癢、食慾減退和嗜睡等。 2.維生素D 作用:維持及調節血漿鈣、磷正常濃度。 不足:可導致兒童佝僂病、成人骨質疏鬆。 過量:可導致肌肉無力、高鈣血、骨痛、蛋白尿、腎功能衰退等。 3.維生素E 作用:主要作用於抗氧化。 不足:導致不孕不育和腦血管疾病。 過量:可導致肌肉無力、嘔吐、激素代謝紊亂,女性月經過多或閉經。 4.維生素K 作用:與人體凝血功能密切相關。 不足:可導致牙齦出血、鼻出血等。 過量:可能導致溶血性貧血,肝細胞受損。 (廣州日報) 夜盲症患者可多吃含維生素A的胡蘿蔔。 (Getty Imag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