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陳女士的寶寶洋洋今年兩歲多,孩子便祕的問題總是困擾著她。洋洋經常一周才排一次大便,每次排便時都滿面通紅,大汗淋漓,甚至肛裂。 兒科專家指出,寶寶便祕是一種常見病症。大部分屬於功能性便祕,透過飲食調理、養成定期排便的習慣等方法可以痊癒。媽媽們不必過於擔憂,要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寶寶解決便祕難題。 怎樣避免寶寶便祕?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治醫師羅菲指出,這個問題不難,需要日常做到以下三點: 1.提倡母乳餵養:牛奶餵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祕,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因而使大便乾燥堅硬。盡可能選擇母乳餵養,因為母乳中含有低聚醣和豐富的營養,不會讓寶寶上火。如果寶寶出現上火症狀,媽媽就要調節自己的飲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 2.膳食合理搭配:媽媽給寶寶搭配的食物中,魚、肉、蛋與穀物的比例要適當,盡量吃些清淡的食物,不要太油膩。另外可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平時還可以多給寶寶吃些含粗纖維的食物,如玉米麵和米粉做成的小點心。這些纖維素能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還可增加食物殘渣,刺激腸壁,促進腸道蠕動,使便便易於排出。媽媽們平時應注意多給寶寶喝白開水,如果寶寶不喜歡開水可以適當地加入些橙汁、梨汁等,千萬不要用飲料代替。 3.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三、四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宜選擇進食後讓孩子排便。對於一歲以上的寶寶,每天早餐後,父母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並發出嗯嗯聲,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新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