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行政院前院長唐飛及台泥集團辜成允相繼失足,讓跌倒問題引起關注。醫師指出,一跌不起與骨質疏鬆和肌肉衰弱有關;骨密度自35歲起就會走下坡,台灣有高達七成女性過度防曬、維生素D不足,也有不少外食族攝取過高的糖分與鹽分、影響鈣質吸收,都有可能因骨本不夠,成為骨折的潛在危險群。 77歲吳奶奶身材瘦弱,年輕時因生活困苦,未能注意均衡飲食與身體保養,可能因此到年長時常感到腰痠、膝關節疼痛,十年前一跌倒就發生兩節脊椎骨折,自此行動不便,心煩到憂鬱症上身。 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基隆長庚婦產科主治醫師陳芳萍指出,女性50歲以上或停經後、男性65歲以上,若出現「老縮水、牛步化、蒟蒻臂、腳骨軟」四大徵兆,即身高縮水超過三公分、走路緩慢如老牛拖車、手臂無力到無法擰乾毛巾、若蹲下後腳軟站不起等,應警覺可能為骨鬆與肌少症狀。 陳芳萍指出,骨質疏鬆與肌肉衰弱,將使肌肉保護關節的穩定度較差,長者隨年齡增長,體力與平衡感減退,最容易一跌倒就骨折,嚴重可能長期臥床,影響生理與心理健康。 骨鬆與肌少又與年輕時的飲食生活習慣有關,陳芳萍說,台灣有高達71%的女性因追求美白過度防曬,缺乏陽光照射,維生素D容易不足;隨著飲食精緻化,過高的糖分與鹽分除了容易變胖,更影響鈣質吸收;減肥過快也會損失肌肉質量,造成肌耐力不足。上述原因,都有可能造成骨本不足與肌肉量下降,增加日後骨折的風險。 陳芳萍表示,2006年,台灣有1萬800位女性50歲以上女性髖骨骨折,2012年上升到1萬3328人。提醒年輕民眾攝取足量鈣質、維生素D與蛋白質、戒菸、少飲酒,防曬不過度,並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羅真) 一跌不起與骨質疏鬆、肌肉衰弱有關(圖,記者陳立凱攝影); 醫師提醒民眾攝取足量鈣質、維生素D與蛋白質、戒菸、少飲酒,防曬不過度(圖,新華社),並維持固定的運動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