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80餘歲爺爺日前胸悶,以為是心臟宿疾,但一個多月後胸痛蔓延到上腹,還嘔吐掛急診,檢查發現橫隔膜鬆弛,胃跑到心臟後面,還狠很轉了一圈,嚴重可能致死。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症外傷外科主任黃宏昌表示,橫隔膜是分隔胸腔與腹腔的一層肌肉組織,若橫隔膜產生病變,如橫膈膜疝氣、橫隔膜鬆弛症,橫隔膜無法有效發揮「隔間」功能就會出問題。 80餘歲男性病患有糖尿病、心肌梗塞病史,胸口悶脹不舒服,但是心臟檢查並無異狀,只好持續服藥控制。過了一個月,胸悶非但沒有好轉,反而連上腹部都悶痛,還吐幾大口深褐色胃液,緊急就醫檢查,確認是左側橫隔膜鬆弛。 經過緊急減壓處理和營養補充之後,病患接受了機器人手臂臟器復位以及橫隔膜縫補手術,才幸運地撿回一命。 黃宏昌表示,若橫隔膜無法有效發揮隔間功能,由於腹腔壓力大於胸腔,失去功能的橫隔膜阻擋不了腹腔壓力,腹腔臟器上移到胸腔,除了壓迫到心臟與肺臟,導致胸悶、呼吸不順暢。 若是腸胃道移位到胸腔,黃宏昌說,因血液循環受箝制或是器官自身扭轉,造成腸胃道阻塞與功能不良,嚴重時可能引發腸胃道破裂、出血及壞死,危及生命。 黃宏昌說,橫隔膜疝氣以及橫隔膜鬆弛症是一種少見的橫隔膜病變,大約每2500人至5000人當中,才會出現1名病例。 疾病成因多是先天性結構異常,以新生兒或幼兒居多;至於成人,除了先天因素,也可能源自某些後天狀況,如創傷事故或胸腔手術,導致控制橫隔膜膈神經受損,進而造成橫隔膜「癱瘓」。(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