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中醫師吳明珠說,季節入夏後容易煩躁不安,養生重視靜養,不要大喜大怒;飲食則重清淡、粗糧,要多吃蔬果,綠色蔬菜、綠豆、芝麻、洋蔥都很推薦。 立夏是中國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傳統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吳明珠表示,立夏時節,相對人體臟腑來說,是肝氣漸弱,心氣漸強的時節,傳統認為人要順應大自然變化調養身體,立夏之後,天氣漸熱,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 立夏養生應重視靜養,吳明珠說,立夏後人們容易煩躁不安,養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應保持開心的心情,笑口常開,也可多做靜態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等,陶冶性情。 吳明珠說,飲食原則應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胃氣。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纖維素為主,多吃蔬果、粗糧。平時可多吃魚、雞、瘦肉、豆類、芝麻、洋蔥、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楊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動物內臟、肥肉等;少吃過鹹的食物,如鹹魚、鹹菜等。 進入立夏後,晝長夜短更明顯,吳明珠說,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變化,睡眠也應相對晚睡、早起,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氣,但仍應注意睡好「子午覺」,晚上11時到凌晨1時、中午11時到下午1時,尤其要適當午睡。 在運動方面,吳明珠建議,人體的心率會隨著氣溫攀升而調節,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臟息息相關,夏季易出汗,應注意不可過度出汗,運動後要適當飲溫水。選的運動不要過於劇烈,可選擇相對平和的太極拳、散步、慢跑等。 (中央社) 中醫師建議入夏後飲食重清淡、粗糧,要多吃綠色蔬菜(圖,Getty Imagse)、可多喝綠豆湯(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黑芝麻(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也是不錯選擇(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