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人工智慧 (AI) 軟體AlphaGo相繼戰勝韓、中棋王,使AI技術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國際科技大廠無不搶搭AI商機,醫療應用更是最近熱門話題之一。 AI悄悄走進醫院,機器人穿梭病房送藥、問候病患;在診間協助醫師問診記錄,機器人扮演醫療助理的場景,很快就會成真。 現代醫療體系運作面臨許多困境,解決方法就寄望AI了。 智慧助理 醫護的好幫手 今天的醫師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以往醫師診療時,眼睛是看著病人;然而進入電腦網路時代後,醫師問診同時打完診療報告,在電腦上開立所有處方藥物與檢查報告,問診才算完整,於是,醫師眼睛不得不盯著電腦了! 當機器人有了AI後,可以學習,具備認知正確與錯誤的能力,進而建立人類特有的演算法式思維。邏輯式演算法思維是醫學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環:當醫師看到了黃疸,應該想到什麼?可能是膽結石阻塞,還是胰臟頭癌導致阻塞? 如今,機器人也能累積經驗,打字速度、記憶力都比醫師強,就算AI機器人無法做出最可能的診治判斷,暫時當不了醫師,但充任醫師助理綽綽有餘。 AI機器人還能變身為門診護理師助理。收受病歷、叫號等不需要專業的工作,由機器人接手,護理師專注於病患、家屬之間的互動。機器人讀取資料比人要快,打字更迅速,但護理師臨床上累積的經驗,以及對病患與家屬心靈層次與情緒變化的了解,仍優於AI機器人。 AI機器人加入後,護理師工作變得輕鬆,護理師短缺問題可望迎刃而解。 任勞任怨 夜班不是問題 醫院的另一個困境是值夜班。醫護人員不喜歡值班,但對AI機器人「夜班」完全不是問題。如果每個病房都有機器人值班,碰到病房最常見病人從床上跌落,馬上可採取因應措施:扶他、救他、幫助他。同時也可以詢問:「你受傷了嗎?」並從回答訊息或邏輯中判斷病患是否有異狀,值班的醫師或護理師收到病床失重訊息後,可以從容地走到病房,檢查機器人列印出來的問診紀錄,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的醫療措施。 接下來醫師只要口頭開立處方,機器人助理可以迅速完成所有細節。醫護人員又可以回到以往親切的問診。 藥劑管理 藥師僅須監督 除了醫護助理之外,AI機器人在醫院還有很多角色可扮演! 目前有兩大類機器人藥劑師助理:一是針對藥物儲存,負責管控藥物庫存與出藥:藥物狀況、包裝及鑑別系統,當病人住院時,就有一個識別碼(ID),處方輸入與識別掃瞄,就立即進到病患的藥櫃中,改藥時直接刪除,換上新藥方,這些不需要藥師親手來做,僅須監督電腦與機器人即可;另有一種機器人助理是將藥物送到病房,並交到病患手中。 門診病人亦然,可以讓機器人代勞,藥師只須在最後程序中對病人講述服藥注意事項,並從互動中了解或解答病患的疑惑,確定病患確實聽懂與了解服藥的規定。 提高效率 找回人文關懷 未來的醫療,是資訊科技(IT)的樂土,是機器人的新領域,我們已將機器手臂用於醫療手術,下一步就是機器人參與醫療管理:機器人進到醫院裡,扮演起醫師助理、藥劑師助理、護理師助理,並可直接與病患接觸。 在未來醫院裡,將有機器人在大廳裡穿梭,提供快速服務,引領你去診間,招呼你去見醫師。 那麼,醫護人員的價值何在?剩下的只有對病患的人文關懷! 閻雲/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醫療機器人進醫院,當醫護、藥師的幫手。(取材自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