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74歲的陳大媽,兩年裡跌倒三次,造成股骨和髖骨骨折,左右股骨都做了手術,左髖關節還實施了置換術。手術痛苦不說,更為嚴重的是,目前她走路有點困難了,無法像以前那樣逛街買菜、跳廣場舞了。骨科專家提醒,老年人很容易跌倒後引起骨折,而髖關節骨折的後果更嚴重,必須平時就要注意預防。 急診入院的老年病人有一顯著的特點,那便是摔倒引起的傷害。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楊運發說,一般常見有挫傷出血、骨折、肘部脫位、韌帶扭傷、中風等。 骨折是老年人摔倒後為最嚴重的情況。臨床上老年人骨折最常見的三大部位:前臂、髖部、脊柱椎體。而髖部骨折被稱之為「死亡骨折」。老年髖部骨折發生一年內,20%的老人死亡、30%永久殘疾、40%不能獨立行走、80%不能完成至少一項日常活動,比如買菜、做飯、洗澡等。 楊運發稱,老年人容易發生骨折,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身體變差、骨質疏鬆、肌肉力量減退、關節活動度受限、身體平衡能力減弱、運動協調能力差都可能導致跌倒。 據統計,老年人的跌倒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發生。所以,楊運發建議,家裡的居住環境應該設計符合老年人的行為特點,比如光線要充足,檯燈換成日光燈;避免走過陡的樓梯或台階。馬桶邊、沖涼房都要擺放防滑墊以及安裝觸手可及的扶手、沐浴時最好在浴室放一把椅子,坐著淋更穩妥。 在生活方式上,鞋子要買防滑的,走路保持步態平穩,盡量慢走。經常使用的東西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羊城晚報) 老年人發生骨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取材自羊城晚報) 提高平衡能力小招式 1.金雞獨立:睜眼或閉眼,雙手叉腰,一腿彎曲,一腿站立盡可能長的時間。也可以兩腿輪流做單腿跳躍,以增強腿部力量。每天早晚各跳10分鐘。 2.「不倒翁」練習:挺直站立,前後晃動身體,腳尖與腳跟循環著地以鍛鍊下肢肌肉,達到控制重心的目的。 3.側身走:俗稱「蟹步」,就像螃蟹一樣橫著走。 4.倒著走:找一塊平坦的空地作為練習場所,倒著走並盡量保持直線。 資料來源:羊城晚報 美編王衍智/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