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長者因牙口、吞嚥不好,影響營養攝取,可能致肌少症,危及性命。營養師建議,長者飲食應注意食材質地,如吃魚、吃瓜類,口感較軟,也可用煮、滷、燉,食材易入口。 台灣大學附設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簡妙凌表示,根據調查,年長者常缺乏蛋白質、維他命E、鈣、鎂等礦物質,可能導致肌少症等問題,年長者感覺沒力氣、走路速度慢,累積久了也可能導致其他問題。 究其原因,簡妙凌說,年長者因沒牙、缺牙,或吞嚥功能受限,很多長者吃到粗纖維的肉類,可能沒辦法咬,或勉強咬了但只能含在嘴巴,只吞肉汁,營養攝取根本不夠。 簡妙凌說,長者不只要吃得下,也要有尊嚴,不是把食物全部打糊、失去原型,老人常常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也會影響進食慾望。簡妙凌建議可用滷、煮、燉等方式,讓食材比較容易煮爛,讓長者可能可以靠僅剩的牙齒、牙齦,把食物磨爛。 食材選擇上,簡妙凌表示,可多吃魚,在蔬果選擇上,也可多選瓜類,如大黃瓜,葉菜類則取葉子,不要梗;並妥善利用工具,把食材剪小塊、磨碎。 建議適度運動 除了飲食,長者也需要運動。台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經理陳昭瑩表示,適度運動可有效穩定血壓、血脂、血糖,緩解慢性骨關節的退化性疼痛、減少骨質流失與肌肉衰退、也可以減少負面情緒、降低失智風險。 陳昭瑩表示,運動可以「分期付款」,每次10分鐘,每天3次,可做高抬腳踏步運動、扶著穩定家具微蹲,但不要深蹲,或散步到微喘、微流汗,就可以達到運動強身的效果。(中央社) 長者(圖,中新社)因牙口、吞嚥不好,影響營養攝取,營養師建議,長者飲食應注意食材質地,如吃魚(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吃瓜類(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口感較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