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天氣漸熱,小心熱傷害威脅上身,台灣義大癌治療醫院副院長許寬立說,夏季心肌梗塞、中風的機率雖不若冬季,但在高溫曝曬下,體內水分流失,導致血流量、血氧變少,仍可能引發中風,不可輕忽。 國際「自然氣候變遷」期刊最新研究顯示,全球有四分之三人口會面對多天的致命熱浪!心臟內科醫師提醒,夏季心血管疾病對健康仍具威脅,例如高溫下脫水嚴重,血氧不足,就可能造成中風。 許寬立說,由肝臟製造的凝血因子與溶血因子,平日在人體的血液中維持平衡狀態,但天氣一冷,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就相對活躍,因此冬天比夏天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不過夏天天氣過熱時,若流太多汗又未適時補充水分,一旦脫水太嚴重,血壓劇降,血管內的血流量變少,帶氧功能變差,血管也可能因為阻塞而引起中風。 他表示,很多人平日疏於健檢,渾然不知自己是否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在高溫下工作,又無法隨時到陰涼處休息避曬,汗液不斷蒸發,身體就很容易「凸槌」。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遺傳體質及抽菸,是心血管疾病的五大危險因子」許寬立說,其中高血脂與抽菸造成動脈硬化的速度更快,有些年紀很輕的「菸槍」,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都不低。(王昭月) 高溫曝曬後,水分喪失,血氧減少,可能引中風。(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