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天氣炎熱,民眾戶外運動慎防中暑。台灣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說,炎炎夏日外出運動,可能因器官缺水引發不適、體溫快速上升,肛溫超過華式104度恐昏迷,有生命危險。 朱柏齡說,路跑導致中暑常見有五大危險因子,溫度濕度高、運動超過體能負荷、肥胖、飲水不足及睡眠不足。 他提出四點防中暑撇步,包括平時訓練、喝水、注意熱傷害危險族群、了解體能負荷。 平時訓練要足夠 朱柏齡指出,他遇過中暑患者中,很多平時只跑9公里,卻硬要報名21公里路跑賽事,賽前也經常因工作熬夜、沒睡飽,建議路跑訓練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時間、距離及訓練強度,如果報名21公里,平常該安排21公里跑步訓練,以免超出負荷,且賽前應有1到2周「熱適應」訓練。 喝水千萬別忘記 防中暑另一大重點就是「喝水」,他表示,很多女性以為路跑可以快速減重,擔心一喝水恐「補回來」乾脆不喝,實際上,路跑前、中、後都應適量飲水,每10到15分鐘就應補充200到300cc。 不過,若在4小時內飲用4000cc純水,則可能造成「水中毒」,出現神智錯亂、定向感喪失、抽搐或昏迷等症狀,因此大量飲水時應飲用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或每1000cc水中加1公克食鹽進行補充。 注意熱傷害危險 哪些人是熱傷害危險族群,應避免參加路跑?朱柏齡說,兒童排汗功能較差,不宜參加路跑賽事,另像是肥胖、睡眠不足、過去曾有過熱傷害或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不適合,如正在服用抑制排汗藥物、利尿劑等藥物者也別參加。 先了解體能極限 朱柏齡呼籲,民眾參加路跑前應了解自己的極限,以最舒適、與平日練習時同樣的速度跑步,不要企圖在一次比賽中就跑出最好成績,這樣可能超出個人體能負荷,容易導致中暑,新手則建議找朋友一起報名,不要獨自參賽。 此外,他也提醒路跑主辦單位,應避免在高濕、高溫月份辦理路跑賽事,活動現場應準備臨時冷水池、噴水站,協助降溫。 過去觀察也發現,很多路跑單位配合的救護車都沒有配備降溫器材,中暑患者送醫途中也沒有全程降溫,他呼籲,接到中暑患者後,第一時間應脫去多餘衣物,送醫途中應全程開冷氣、噴水,並在脖頸、鼠蹊部放置冰袋,加速降溫。(中央社) 愛路跑的民眾得慎防中暑,這裡有四招教你遠離中暑。(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