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皮膚極度搔癢,癢到受不了,抓破皮、滲出血,還是用力抓,這可能不是單純皮膚疾病,而是洗腎的前兆,腎臟疾病已經到了晚期。慢性腎臟病患者,常因疏於治療,以致洗腎人口逐年上升。 台灣新北市恩主公醫院腎臟科病房主任張嘉峰指出,引發慢性腎臟病的成因極為複雜,包括藥物不當使用、三高疾病等,由於腎臟與全身器官息息相關,到了晚期,就會出現嘔吐、噁心胸悶、喘促、皮膚搔癢等症狀,這時就須考慮透析治療。 走上洗腎路 無法回頭 張嘉峰表示,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最擔心的就是洗腎,一旦走入洗腎人生,就沒有回頭路,每周必須花上二至三天至醫療院接受血液透析,每次約需半天,相當耗時,且洗後體力變差。 52歲秦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卻未規律用藥,去年出現泡沫尿,且疲倦感日益加重,全身水腫、喘促,皮膚嚴重搔癢,就醫確診為慢性腎臟病第五期,醫師建議他立即洗腎。 雞尾酒療法 延緩惡化 秦先生從事勞力工作,一旦洗腎,就無法賺錢養家,這讓他遲遲不願洗腎,腎臟功能愈來愈差,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腸道淨化雞尾酒療法」,有效延緩腎疾惡化。 張嘉峰指出,「腸道淨化雞尾酒療法」係利用活性碳吸附劑、複合式酮基胺基酸補充藥品,來吸附尿毒素分子、酸鹼性有機化合物,進而降低體內含氮廢物產生,再搭配「低蛋白、低鉀、低磷」等飲食,以延緩腎功能惡化,免於洗腎危機。(李樹人) 慢性腎臟病到了晚期,會有嘔吐、皮膚搔癢等症狀。(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