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不少人以為夏季炎熱,不適合進補,但中醫師破解迷思,指出夏季濕熱容易導致氣陰兩虛,夏季進補能彌補體內元氣不足。尤其體質虛寒的人,可以利用夏天陽氣旺時,養足陽氣、迎戰秋冬,重點是補的方法要正確。人參是中醫用來補氣的好選擇,但夏天補氣又要不上火,建議選用搭配五味子及麥門冬等藥材的複方配方。 台灣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彭溫雅表示,季節與人體五臟六腑相應,夏季重養心,如果長時間待在冷氣房缺乏運動,將造成表皮毛細孔收縮,身體無法散熱,也容易導致體內濕氣無法排出,身體容易疲勞;同時因身體代謝變慢,水分代謝不佳,補充的水分無法解渴,反而導致水腫,使身體陷入濕重的惡性循環。 中醫說,如果每到夏季,容易心浮氣躁、睡不好,稍微活動就滿身大汗,代表心氣虛,無法收澀汗液。如果心血不足引起夜間盜汗,通常在晚上睡覺時滿頭大汗,醒來時反而不會,甚至在夏天感覺手腳冰冷、心悸失眠,建議此時要補血養心,利用夏天陽氣最旺時進行「冬病夏治」,改善氣陰兩虛體質。 體質虛寒,可以利用夏天陽氣旺時,養足陽氣。(東方影像) 五味子 麥門冬 怎麼補? 3藥材調養 補氣不上火 許多人誤以為人參只能熱補,擔心夏天吃人參上火,中醫師彭溫雅說,其實古代御醫便知使用人參、麥門冬、五味子三方調養乾隆皇的身體。人參是補氣生津、固本健體的佳品,但是人參單方難免過猶不及,雖能補氣卻留不住氣,且可能過於燥熱易有火氣。 漢方養生講求「單方不成效、複方才有效」,彭溫雅表示,複方的組合可將單方缺點相互抵消,並加強各個功效,因此建議以複方調合,才能幫助調節身體。例如以人參搭配五味子鞏固元氣、精神旺盛,以及麥門冬清潤退火氣、可平衡人參的熱性,三味藥材相輔相乘,同時補氣、固氣,又不上火,是夏日養生消暑好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