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有香港腳的人,不要再摳了。 一名30歲男子,上班回家後習慣把襪子脫了,就在沙發上摳腳,再抓一抓腳底板,一解香港腳的不適感。由於他沒有立即洗手,又拿摳過腳的手來掏掏耳朵、挖挖鼻孔、摸摸身體,沒過多久,脖子、胸口出現一塊塊紅斑,就診才發現原來是黴菌感染,不只香港腳,連身體都發霉了。 夏季濕氣重 腳病更嚴重 台灣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夏季來臨,濕氣增加,香港腳患者比其他季節增加約二成,許多患者都認為香港腳會自然好,有人甚至因為感染嚴重,腳已經發臭、發酸,但堅不就醫,導致黴菌嚴重侵蝕皮膚。 另外,香港腳會產生搔癢感,多數患者都有「摳腳」習慣,香港腳患者通常都有個特色,就是「兩腳一手」,兩隻腳都是香港腳,一隻手為香港手。趙昭明說,香港手跟富貴手不同,香港手是黴菌感染,富貴手是皮膚角質層過度代謝,屬於濕疹。 台灣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中心主任邱品齊說,香港腳黴菌附著到身體其他部位,有幾種要件,包括身體容易出汗、愛穿不透氣衣物,長期摳腳又不洗手,加上有傷口,便可能出現身體其他部位也「發霉」的情形。 泡醋不會好 應正規治療 趙昭明說,香港腳分為三種,糜爛型、水泡型、角質型,夏季最常見糜爛型與水泡型,坊間有很多偏方宣稱可以治香港腳,例如泡醋,其實不但無法治癒香港腳,糜爛型與水泡型患者,泡醋更讓病灶雪上加霜。 建議患者循正規管道治療,使用外用抗黴菌藥劑以微量抗生素才能真正克服香港腳;平時建議,腳一旦流汗要盡速擦乾,勤換襪子、不要每天都穿同一雙鞋子,才能擺脫香港腳。 邱品齊建議,若家中有人發現有香港腳,全家應一同檢查,以免家中還有香港腳患者,否則就算治癒,仍有機會接觸黴菌,使香港腳反覆發作。(陳雨鑫) 香港腳患者摳腳不洗手,又去摸身體,結果全身感染黴菌。(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香港腳注意! ●不要用手摳腳後再摸身體其他部位,可能導致黴菌感染;用手摳腳後,需用肥皂洗手 ●身體較潮濕部位,如腹股溝、臀部等,患者摸了腳後千萬別觸摸這些部位,以免感染黴菌 ●腳部保持通風、乾爽 ●在家中應穿拖鞋,以免皮屑掉在地上,傳染給家人 資料來源/趙昭明、邱品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