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人體有五成到七成的膽固醇是肝臟自行合成,僅有三成是受到飲食習慣影響。」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說,膽固醇有部分與基因、遺傳有絕大的關係,就算是每天飲食清淡的出家人,體內膽固醇也可能高得嚇人。 高膽固醇 代表身體不及格? 50歲到79歲的民眾,高膽固醇的盛行率約為20%到25%之間,若從男女性來分析,女性過了更年期後,高膽固醇的比率比男性高。不過高膽固醇並不一定代表「身體不及格」,常有患者看到「總膽固醇」顯示超標就嚇壞了,其實,總膽固醇的計算方式,是將好壞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相加後,除以5,得到的數值;若是總膽固醇超標,但是因為好膽固醇含量多,其實不必太擔心。 膽固醇無辦法溶解於血液中,必須與「脂蛋白」結合,從血液中運送到身體各部位,與脂蛋白結合會出現四種類型,分別為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容易堆積在血管內,久而久之會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斑塊一旦剝落,就可能會出現中風等風險。 低密度脂蛋白 易堆在血管 王宗道解釋,膽固醇在血液中是採取「顆粒的方式」存在,顆粒大的膽固醇密度比較低,低密度脂蛋白容易堆積在血管內,當這些低密度的脂蛋白愈被分解後,顆粒就會逐漸變小,顆粒小的膽固醇密度比較高,就會成為高密度脂蛋白。 換句話說,膽固醇是被這些不同大小的顆粒攜帶,顆粒大的脂蛋白會把膽固醇攜帶到血管上使其沉積;顆粒小的脂蛋白攜帶的膽固醇,就像是垃圾車一樣,能順利通過血管,把髒的膽固醇順利帶到肝臟去代謝掉。 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被稱為「壞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好的膽固醇」,主要與他們能否協助膽固醇送到肝臟代謝有關。 三酸甘油脂高 好膽固醇減 講到膽固醇,一定會講到三酸甘油脂,當三酸甘油脂高的時候,也容易堆積在血管壁上,壓低好膽固醇的數量,一旦好膽固醇數量減少,表示人體沒辦法一如往常代謝膽固醇,統統堆積在血管上。 如何提高好膽固醇,只要把三酸甘油脂降低就可以了。三酸甘油脂的來源,主要是澱粉、醣類、甜的水果等,因此,飲食控制上,最直接會影響的是三酸甘油脂的攝取。 不過,三酸甘油脂一旦超標,若是超過500g/dl以上,應該要立即治療,否則會有肝臟炎、心血管疾病的情形。 不吃降膽固醇藥 更傷血管 膽固醇對於人體的影響是以年來計算,時間愈長對心血管造成的風險愈高。當飲食、運動控制無法降低膽固醇,必須投藥治療。很多患者認為吃藥會傷血管,實際上沒有吃藥才會傷害血管,降膽固醇藥物能協助將血管壁上斑塊消除,若置之不理,斑塊不斷累積,傷害的是血管。 也有人會問,膽固醇高要一輩子吃藥嗎?王宗道說,藥物必須要連續吃半年,才會看見效果,若是沒辦法維持半年以上,就根本沒辦法消除斑塊,藥物也沒有效果。 (陳雨鑫) 每天飲食清淡,體內膽固醇也可能高得嚇人。(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膽固醇藥物必須要連續吃半年才能見效。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膽固醇小檔案 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脂÷5=總膽固醇。(正常為130到200mg/dl) 脂蛋白 脂肪被人體吸收後,由肝臟被製作成膽固醇,被包覆在脂蛋白中並送至血液。脂蛋白分為4種類型,分別為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LDL 又被稱為「壞膽固醇」,含60%到70%的膽固醇,主要是將膽固醇由肝臟帶到周邊組織,容易在血管中沉積,造成動脈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HDL 又被稱為「好膽固醇」,含20%到30%膽固醇,主要是將膽固醇由周邊組織帶回肝臟代謝,避免膽固醇沉積在血管中。 三酸甘油脂 從飲食中攝取或從肝臟自行合成,正常值應在200g/dl以下。 資料來源/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教授王宗道 製表/陳雨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