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夏日酷暑令人難耐,才剛裝扮好出門就汗流浹背,到底該怎麼「找涼快」,才能在狼狽的夏天保持清爽?專家拆解各式迷思,並提供七個要訣,教你如何正確降體溫。 吃冰、喝啤酒 恐傷脾胃 台北康華中醫診所中醫師林沛賢表示,大口吃冰及喝冰啤酒,雖然可一時覺得涼爽,但中醫觀點認為,食物的寒氣進到人體後,會化為濕氣鬱結在脾胃,影響腸胃道機能,使脾胃陽氣受損。 洗冷水澡 比熱水澡涼快 林沛賢表示,只要人體比水溫熱,水就會把體熱帶走,所以人才會覺得洗冷水澡涼快。而洗熱水澡的水溫若只比體溫高一點,無法熱到讓人「發汗」,就沒排汗散熱作用,當然會覺得很悶熱,就像是夏天民眾喜愛到溪邊及海邊玩耍,不會選擇泡溫泉的道理相同。 但林沛賢指出,體質虛寒的民眾不適合洗冷水澡,因為水的寒氣會跑進體內,累積愈多、身體愈不舒服,例如有些人夏天吹冷氣不是享受而是發冷,還可能因體質虛寒而容易腹瀉、腰痠、提不起勁等,建議還是選擇洗熱水澡為佳。 戶外活動 穿淺色衣服 林沛賢解釋,物理概念中,黑色等深色吸熱及散熱速度快,白色等淺色吸熱及散熱慢。所以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的民眾,建議選穿白色衣物,感覺比較舒爽;長期在室內或陰涼處者,則建議選穿深色衣物,比不容易散熱的淺色衣物來得舒服。 多吃涼性蔬果 清涼退火 林沛賢說,涼性蔬果包括西瓜、火龍果、冬瓜、椰子、李子、竹筍、筊白筍等,常溫不需冰鎮,就有天然的清涼退火作用。但有些蔬果太寒,例如西瓜及火龍果等,與吃冰品相同,吃過多會使寒氣鬱結在體內,影響腸胃道機能,可能出現便秘、腹脹或腹瀉等症狀,女孩子也不宜吃多。 冰塊放電扇前吹 可降溫 林沛賢並且表示,冰塊從固體變液態水,或水從液態變成水蒸氣,都需要「吸熱」,就像是很多商家會在門口灑細細的水柱,或直接在地上灑水,當水蒸氣把熱帶走,就有降溫作用。所以,把冰塊擺在電扇前用電扇吹,會有涼涼的感受,但無法像吹冷氣一樣涼。 酒精加水噴空中 助散熱 林沛賢說,酒精蒸發的速度比水還快,加水噴在空氣中也會把熱氣帶走,讓人覺得涼爽。雖然酒精擦在身上也有涼涼的感覺,但不適合大範圍塗抹在身上,可能會把皮膚油脂帶走,還可能引起酒精過敏,還是水更天然安全。 在家沒冷氣 不妨打赤膊 林沛賢表示,家中若沒冷氣且不怕曝光,比起衣服沾滿汗水黏在身上,打赤膊不外乎是好選擇,但還是建議讓家裡空氣流通才會舒服。但運動的時候會大量流汗,建議穿吸濕排汗的衣物,快乾不發臭,相較乾得較慢的棉質衣物來得佳。(鄧桂芬) 民眾喜歡在夏天喝冰啤酒等氣泡飲料消暑。(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夏日暴露在陽光下的民眾,最好穿淺色衣物,感覺會較舒爽。(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家中若沒冷氣且不怕曝光,比起衣服沾滿汗水黏在身上,打赤膊不外乎是好選擇。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