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五歲的小明有過敏性鼻炎病史,定期門診接受追蹤治療,日前,全家安排登山露營,一家人在山區享受大自然的洗禮,不料小明準備從海拔1000公尺處登山時發生高山症,甚至呼吸費力,還好媽媽當機立斷,全家立即下山,隔天就醫。 媽媽表示,上山第一天晚上,全家在海拔1000公尺的山區露營,隔天想攻主峰。第二天早上於營地出發,小明在車上開始出現頭暈症狀,車子停好後,看孩子活動力還好,照原訂計畫登山。 小明開始跟著人群爬山,一步步出發到登山口。爸爸腳程較快走在前面,母子倆在後面慢慢走,過了五分鐘,愈走愈慢,雖然拿巧克力鼓勵他繼續往上爬,但又走了三分鐘,就出現呼吸費力的情形,哭著要媽媽抱。 天候不太好,孩子又不舒服,想起醫師說:「過敏兒感冒,如果在高山有高原反應,應該立刻下山,添加保暖的衣物,再就醫。」於是全家人決定立刻下山。 當機立斷是對的,高山氣壓較低,兒童對缺氧的忍受度較低,到高海拔地區,沒有足夠時間適應降低的氣壓,漸漸導致肺泡及組織缺氧,造成呼吸急促,也有頭痛、心跳加快、嘔吐、疲倦、食欲下降、失眠、步態不穩等症狀。 有一些比較嚴重的病例是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就可能有生命危險了。 根據登山專家的建議,兩歲以下幼兒最好別在超過海拔2000米以上過夜,而2到10歲兒童最好別在3000米以上高度過夜,以策安全。如果出現高山反應,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下山」。生命不能重來,山永遠都在。(楊樹文/彰化秀傳醫院兒童過敏科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