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翻開農民曆食物相剋表,常見魚類、蟹、螺、蛤等相剋迷思,例如,蝦搭配南瓜會「痢」造成腹瀉;蛤蜊配田螺會「毒」讓身體不適。營養師指出,這些組合缺乏科學依據,應是古早社會保存海鮮不易造成,建議海鮮食材避免戶外放置太久、煮熟再吃能預防食物中毒。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張瑀芳指出,常見的食物相剋迷思,如毛蟹搭配冰品會「毒」,身體產生不舒服症狀,可能有些人對海鮮過敏,或毛蟹處理、保存不當造成細菌性食物中毒,或冰品儲存條件不佳,孳生大腸桿菌,感染者會腹絞痛、腹瀉,只要選擇新鮮蟹類及冰品,勿於戶外放置太久,徹底烹煮就能殺死微生物。 此外,不少人也以為肥美的鮮蝦搭配南瓜,會形成腹瀉,實際上應該是有些人對甲殼類過敏或海鮮不新鮮,易造成腹痛、腹瀉等;南瓜是良好的全穀根莖類,富含植化素與膳食纖維,適合在烤肉時搭配食用,只要注意海鮮儲藏溫度,冷藏小於4℃、冷凍小於負18℃,建議烤肉時準備冰存設備,生熟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相剋迷思食物中,當蛤蜊與田螺一起食用也會產生「毒」,在中醫觀點,蛤與田螺屬寒涼性食物,同時吃可能讓體質虛寒、有腹瀉;田螺易有寄生蟲,蛤在海鮮類易產生微生物,兩者若保存或烹調不當皆可能造成身體不適,除注意保存也應徹底烹調,將中心加熱達75℃。(黃安琪) 營養師建議,海鮮食材應煮熟再吃,並且避免戶外放置太久。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