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長輩福音 【泰國世界日報訊】根據統計,台灣每十名長者,就有一人有輕度吞嚥障礙。社區語言治療師觀察,長者即使身體健康,也會因骨骼肌肉減少,影響臉部、咀嚼肌等吞嚥功能,造成嗆咳,增加吸入性肺炎風險。台灣衛福部國健署與語言治療師公會全聯會推出「吞嚥健康操」,於社區關懷據點帶領長輩於餐前做操,幫助吞嚥。 台灣國健署長王英偉指出,調查發現,社區65歲以上者,21.8%的長輩每周至少3次進食嗆到,其中12.8%經評估為吞嚥異常。社區語言治療師發現,隨著長輩出現缺乏活動,出現肌肉力量不足等問題,也會影響進食。 台灣語言治療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王雪珮表示,老年肌少使骨骼肌肉質量減少,影響臉部、咀嚼肌及舌肌吞嚥相關肌群功能,造成進食、吃藥易卡住,或喝水因流速快,呼吸道來不及關閉而嗆到。部分腦神經疾病如失智症、中風或帕金森氏症長者也經常發生吞嚥問題,嚴重將造成吸入性肺炎,直到喘不過氣才發現。 台灣語言治療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台北長庚耳鼻喉部語言治療師蘇心怡表示,社區中照顧插鼻胃管長者的機構統計,五成長輩曾發生吸入性肺炎,使用鼻胃管進食,會使原本就已鬆弛的食道括約肌無法完全關閉,當進食後發生胃食道逆流,食物就會被胃酸順勢帶入呼吸道,長者又會因器官退化等因素感受力較低,未能及時發現,因而形成吸入性肺炎。 王雪珮建議,長者經評估後,若還能自我進食,可透過吞嚥相關復健提升功能,以免讓長者的吞嚥功能退步。提醒長者,當平日進食1周發生3次吞嚥問題,例如喝水嗆到、進食、吃藥嗆咳等,可諮詢營養師或語言治療師,或於餐前花10分鐘作「吞嚥健康操」,延緩或預防日後被放置鼻胃管的機會。(黃安琪) 起點吞嚥操3步動起來! 過頭頸部拉筋放鬆、吞嚥肌肉運動活化肌肉、聲音機能運動能增加聲帶彈性與閉合,縮短進食時間、消除口腔殘渣、讓食物順利進入食道,不易掉入呼吸道,讓進食順暢。 第一步放鬆頭頸部 1)雙手抱著頭部5秒。 2)脖子左右貼肩膀5秒。 3)雙肩提起5秒再放下,肩膀向前轉再向後轉。 4)雙手交叉握著向上舉。 5)大聲打一個大哈欠。 第二步運動吞嚥肌 1)一早起床笑咪咪,嘴角向左右拉開5秒。 2)嘴唇尖尖大聲「啵」親5下。 3)舌頭伸長伸到底5秒,再左右移動共5次。 4)臉頰鼓起變氣球5秒鐘。 5)假裝大口咀嚼用力吞。 第三步發音護美聲 1)嘴巴發聲,年年益壽發長一,越長越好。 2)用輕柔的方式發ㄇㄡˊ向上滑音。 3)用輕柔的方式發ㄇㄡˋ向下滑音。 4)天天開心Do Re Mi,每個音越長越好。 雙手交叉握著向上舉。 大聲打一個大哈欠。 (圖:中華民國語言治療師公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