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如果身體有任何需要「補」的地方,燉雞湯一定是首選;在以前農業時代,如果遇到親朋好友有人生病,燉上一鍋雞湯絕對是最大的愛心與關懷,而現代人沒時間燉雞湯,就送上一盒雞精以示關切。無論是雞湯或雞精,是不是真的適合每種病人?如果沒病的人要養身,到底是雞湯好,還是雞精好?而吃雞肉和喝雞湯,效果又有何不同呢? 吃進雞肉真正的營養 先說雞肉好了,雞肉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雞肉也是最容易把油脂與瘦肉分開的肉類,但是,雞肉和其他的肉類一樣,必須經過腸胃道消化,變成小分子的胺基酸才能被身體吸收;這對於腸胃道無法正常運作或是希望快速恢復體力的病人來說,吃雞肉補身的效果會比較慢。 如果經由長時間的燉煮,雞湯中就含有許多從雞肉游離出來的胺基酸,身體可以較不費力的吸收到胺基酸,可以迅速補充體力,要是用全雞去燉,也會順帶把雞的油脂全部燉出來,當然同時也有膽固醇。所以,若要燉雞湯補身,建議要先把整隻雞的皮去掉再燉,不然就是把雞湯燉好後放入冰箱,等油脂凝固後直接去除。不過不是高膽固醇體質的人,身體會自動調節膽固醇的合成,因此,燉雞也不見得要先去雞皮。 雞精人人都能喝? 如果本身膽固醇過高或是沒有時間燉雞湯,雞精倒是可以考慮的選擇。目前的雞精都已經過處理不含膽固醇,但不代表每個人都適合飲用。所以,當要拿雞精來送禮時,應該先了解對方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 以下這些人喝雞精就要特別注意: 高血壓患者 因為雞精是長時間燉煮濃縮的飲品,含鈉量比較高,一般市面上的雞精每一瓶的鈉含量約35~170毫克,建議高血壓患者如果要喝雞精,一定要看「營養標示」中的「鈉」含量,選擇含鈉量比較低的產品。 慢性腎臟病患 雞精含有大量的鉀離子,腎臟病患者排除鉀離子有障礙,若腎臟功能不佳的人常飲用雞精補身體,可能會造成血鉀過高,嚴重者心跳會停止! 痛風或高尿酸患者 不只是雞精,自己燉的雞湯、肉汁等經過濃縮的肉湯都含有高普林,高尿酸、痛風患者要忌口。除了雞精,蜆精也是痛風的人不能喝的喔! 但話說回來,無論是雞精或是雞湯,一定有它的好處,如果沒有高血壓、腎臟病、痛風等病症,以下這些人是可以送他們雞精當補品的: 產後親餵母親 無論是雞湯或是雞精,對於媽媽「發奶」都有幫助,近來也有研究發現,如果媽媽喝雞精,會讓母乳的品質更好,所以,雞精是送親朋好友產後的好禮品。 長期疲勞、用腦過度者 因為雞精含有許多游離的胺基酸,可以快速被人體吸收,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研究顯示,雞精能改善精神疲勞,幫助注意力集中;所以,長期用腦的上班族或是應付考試的考生,可以適度地飲用雞精。 雞精雖然有它的功效,但無論是一般人或是生病的人,絕不可以把雞精當做營養的來源,只能做為輔助的食品。 (本文由「食力」提供,延伸閱讀:【食力調查局】誰是滷舌大徵集 http://www.foodnext.net/news/newstrack/paper/5098101923) ) 腸胃道無法正常運作或,想快速恢復體力的病人來說,吃雞肉補身效果會較慢。(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如果沒有高血壓、腎臟病、痛風等病症,雞精是適合的補品。(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雞湯中含有許多從雞肉游離出來的胺基酸,身體可以較不費力的吸收到胺基酸。( 圖:「食力」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