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肺炎在老人家的身上致死率高,最好的方式就是從源頭預防感染。 台灣萬芳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李枝新說,病人確診肺炎後,若是身體狀況好、病情不嚴重的病患,可以在門診治療,施以口服抗生素,通常服藥一周後須回門診追蹤,再看治療效果決定是否延長療程。年紀較大、癌症在做化療的共病病患,可能需要住院治療,使用注射型的抗生素,若是有呼吸很喘、雙側肺炎等病情嚴重的病患,就須住進加護病房治療。 李枝新說,治療肺炎最重要的關鍵就是選擇抗生素,因為造成肺炎的細菌有很多種。一部分的病人可藉由痰液檢查來找出致病的細菌,少數病患也可用驗尿或抽血方式找出病原菌。醫師會依病情程度使用不同的抗生素,病情越嚴重,使用越廣效的抗生素。 李枝新說,施以抗生素後,無法抵抗的細菌會被殺死,少量對抗生素無反應的細菌就會擴張,產生抗藥性。對於這些治療反應不佳或是治療中病情再次惡化的病人,這時,醫師治療只能根據經驗,換用不同的抗生素,嘗試控制感染。 李枝新說,因為醫療發達、壽命長,現今住院病人年紀愈來愈大也虛弱,若罹患肺炎,用抗生素治療恢復越慢,產生抗藥性的情形就會越多。對於病情恢復較慢或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抗生素的療程無法避免的拉長時,容易會篩選出抗藥的細菌。雖然醫療技術進步,但是也愈常遇到超強抗藥細菌,當遇到現有的抗生素沒有效力時,會再與感染科醫師會商,可能併用兩、三種抗生素。 李枝新說,對罹患不同疾病的患者,肺炎容易發生合併症,因為肺是體內很大的器官,一旦感染嚴重,死亡率很高,這也是許多住院病人主要的死因,大多是因為感染細菌毒性強,導致敗血症,或是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吳思萍) 李枝新說,肺炎是可以治癒的疾病,通常視情況需要一周或兩周的治療時間,治癒後大多沒有後續問題。(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