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胰臟位於胃部後方,胰臟癌早期無明顯症狀、易被忽視。(圖:台灣胰臟醫學會提供) 【泰國世界日報訊】胰臟癌為沉默殺手,確診後能開刀切除的病人僅約兩成,其中八成會復發。台大醫院認為,先有命才能談生活品質,執行腫瘤切除手術以「切乾淨」為首要目標,必要時也沿動脈切除。 胰臟癌被發現時經常已晚期,台灣消化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攻讀博士時,翻遍無數案例仍找不到如何發現早期胰臟癌。台灣大學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廖偉智說明,胰臟位於胃部後方,導致胰臟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等到患者出現上腹痛、背痛、黃疸等症狀,恐達晚期。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指出,胰臟癌患者中,能開刀切除僅約兩成,術後死亡率小於1%,但八成會復發。手術中最容易切不乾淨的地方為腸繫膜,由於胰臟附近有許多血管,血管間的腸繫膜相當難處理。文獻報告顯示,半數手術者切不乾淨,其中三分之二在腸繫膜附近。 「病人發現復發後的失望表情,是外科醫師最嚴重的壓力」,田郁文認為,先有命才有生活品質,一旦復發,一切就白談了,因此執行胰臟腫瘤切除手術應以「切乾淨」為首要目標。傳統切除腫瘤時會沿著靜脈切除,現今則主張必要時也沿著動脈切,台大手術經驗顯示,依照這個原則執行,雖然可能面臨手術時間長、流血量較高、術後恢復期較長等問題,但切除乾淨的比率自三、四成上升至六到八成。 病人術後營養與健康照護不容忽視,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臨床見到體重維持較佳、有運動習慣者,預後相對良好。 (張益華、羅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