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醫美麻醉安全引關注,皮膚科醫師蔡仁雨說,一般醫美療程應只要表面或局部麻醉,但不少人「愛美又怕痛」就全身麻醉,麻醉就有風險,民眾觀念應改變。 台灣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麻醉有分很多不同種類,如表面、局部、靜脈、全身麻醉等,全身性麻醉風險較高,一般都是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若風險相對低者,可由主刀醫師判斷,也可醫師親自執行或相關醫師人員在醫師指示下輔助處理。 不必要的手術 就不做 醫美診所糾紛頻傳,但石崇良說,因醫美診所的患者都是「好好的人走進去,卻沒有走出來」,容易被關注,認為「好好的,怎麼會死?」明顯就是輕忽手術風險。 石崇良表示,所有的麻醉都有風險,民眾「不要把醫美當成有趣的事情」,不必要的手術就不做。如果真的要做醫美手術,一定要跟醫師充分討論可能的風險。 痛是保護本能 別害怕 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萬芳醫院皮膚雷射中心主任蔡仁雨表示,一般民眾對麻醉有誤解,診間常遇到愛美民眾,想做醫美卻怕痛,無痛就一定要麻醉,導致很多根本不需要全麻的狀況,也因民眾需求改用全麻,增加麻醉的風險。 蔡仁雨說,痛是保護本能,別害怕;如果真的很痛,代表能量太高,可即時跟醫師反應降低能量,痛是重要的判斷指標。曾有一名國外的案例,做電波拉皮時怕痛,希望全麻,結果能量太高,做完皮膚都燒壞了。 一般醫美全麻會用靜脈的深度麻醉,打針讓病人進入深度睡眠;蔡仁雨說,麻醉有不可預測的副作用,如果是本來心肺就有問題,或麻醉突然抑制到呼吸都可能出狀況。若需要臨時插管,診所未必有設備,必須送大醫院,可能就會來不及而釀成憾事。 蔡仁雨表示,除非是做削骨、內視鏡拉皮、抽脂等比較深入的術式必須全麻,其他皮膚美容外科的項目如雷射、電波拉皮等,應只要表皮或局部麻醉即可。民眾若要做全麻,應找有麻醉專科醫師的診所,才有保障。(中央社) 打玻尿酸 也可能失明 醫師指出,醫美發展極度快速,許多儀器、醫材、手術方式皆相當新穎,風險也比以前高出許多,且民眾必須知道,所有的侵入式手術都有風險,甚至有民眾於法令紋施打玻尿酸都曾出現失明的案例。 台灣開業整外醫師蘇茂仁表示,光是拿常見的整外手術「隆鼻」來說,過去的隆鼻方法很簡單,把矽膠植入後即可完成,但是隨著醫材的種類日新月異,後來又有了合併矽膠、兩段式軟骨,隨著醫材的種類不同,以及手術的方式不同,風險也隨之增加。 蘇茂仁表示,抽脂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屬於相對安全的手術,卻仍有不少的致死案例,過去正統的抽脂流程,是使用單一的儀器,僅單純抽出,並不像現在還有自體脂肪隆乳,脂肪抽出後又植入,原本風險只有一道關卡,如今增加了三道,抽出後脂肪算是一道,脂肪的處理是一道,植入又是一道關卡。 蘇茂仁說「所有的醫美過程都有風險,只是高低不同而已」,曾有民眾只是在眉頭注射玻尿酸,解決法令紋的問題,沒想到卻引發失明;民眾在做醫美之前,一定要和醫師好好溝通,完全了解每一個步驟可能會遇到的風險,並且要把自身的病史講清清楚楚,否則任何一處有遺漏,都會增加手術失敗的機率。(陳雨鑫) 所有侵入式手術都有風險。(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