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乳糖不耐症可能是民眾少喝乳品原因;營養師建議,乳糖不耐症者可先攝取少量乳品、優酪乳及優格,再慢慢增量,有助改善腹瀉、脹氣症狀。 台北市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乳糖是雙醣,吃 入後需經腸道的乳糖分解酶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許多人在嬰幼兒期斷奶後,因不常喝奶,腸道的乳糖分解酶逐漸減少、消失。 黃淑惠說,很多成人長大後才再喝奶,因腸道已經沒有乳糖分解酶,乳糖不能被分解而被細菌利用,產生脹氣、腹瀉等不舒服的症狀,自然就不敢喝牛奶。 不過,乳糖分解酶可以被誘發,黃淑惠表示,有乳糖不耐症者,可從少量乳品、優格、優酪乳等乳糖量沒這麼多的乳品開始,不適症狀會減輕,腸道逐漸習慣後,乳糖分解酶會再活躍,自然緩解乳糖不耐症狀況。 黃淑惠說,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小養成喝牛奶的習慣,鮮奶或牛奶是豐富的鈣質來源,又是優質蛋白質、有維生素B,每天1至2杯是很好的營養來源。 (中央社) 乳糖不耐者可先攝取少量乳品、優酪乳及優格(見圖),再慢慢增量,有助改善腹瀉、脹氣症狀。(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