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高齡社會失智人口攀升,研究證實,運動是失智症最佳的非藥物治療處方,延緩及預防失智從「中年」四、五十歲開始,從事增強心肺功能的運動,讓腦部海馬迴體增大、空間記憶增加。 據統計,在台灣失智人口逾26萬,台灣新北市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甄瑞興認為,當前的失智症政策皆屬發現後照護,缺乏延緩及預防,協會引進「澳洲運動生理學概念」,針對健康人、長者或失智長輩的個人生活習慣、興趣、身心狀況及體能限度設計個人化運動處方箋,延緩認知功能障礙。 美國梅約醫學中心2011年研究發現,將老人分兩組,一組每日定時定量運動動腦,另一組維持平日生活,如在家看電視、一般活動等,實驗後發現,每日運動及動腦的長者,相較於另組維持原本生活習慣者,不但海馬迴體未萎縮,甚至增生增厚,改善及延緩退化。 甄瑞興說,研究發現,進行一年有氧運動後,能促進腦神經可塑性,改善腦部學習成果,並減少腦部年齡灰質體積的衰減,降低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主因的腦部β澱粉樣蛋白產生。 以往年長者雖運動,但並未針對個人體能、病史等量身訂做,運動生理學概念則是納入個人興趣、體能限度和病情等設計運動處方,如喜愛做飯的人能維持烹飪習慣,達到多用腦,同時視個人情況不同,考量氣喘、心臟疾病等搭配程度不等的有氧運動,達到生理變化。 甄瑞興表示,運動生理處方運用在失智患者上,特別鼓勵他們利用剩餘能力從事運動及感興趣的事物,循序漸進,避免長者生病後,陷入機構或安養中心的「倉儲化」照護。運動生理處方箋的執行,目前已在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設立的敬智學苑開辦。 為提升民眾對失智症的重視,甄瑞興說,有些國家已陸續提倡將失智症正名為「認知功能障礙」,避免陷入標籤化,及早預防。(黃安琪) 家屬填AD8量表 篩檢早期失智 ●AD8量表是簡易的早期失智評估工具,在家就能自己做,但題目簡單,不少人自覺「我的記憶好像真的有點差」、「最近判斷力不太理想」就對號入座,篩檢結果偽陽性高。醫師表示,AD8量表較適當的使用方式是:由家屬替長輩填答,半年後再重新評估一次。 台北市認知功能促進協會理事長、亞東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說,AD8量表是由華盛頓大學研發出來的早期失智評估工具,由於8道題目簡單,自行填答的偽陽性高,但這是目前少數篩檢工具中相對適用者。建議由家屬、親朋好友等「第三者」觀察當事人、替當事人填答,半年後再重新評估一次,若總分皆在2分以上,表示當事人可能具認知功能障礙,此時須就醫接受正式診斷。 甄瑞興表示,認知功能出現障礙,未必是退化性失智症造成,也有可能肇因於血管性失智、腦瘤、水腦症、代謝功能異常、維他命B12缺乏、甚至只是因為過度憂鬱,及早確認,有的情況能夠對症下藥,恢復正常生活。 他進一步說明,退化性失智症不可逆,至今沒有治療藥物,但透過交友、上課、運動可延緩病程;血管性失智症者,若控制三高、避免中風復發,可預防認知功能再下降;水腦症患者盡早確診、進行引流手術,代謝功能異常、維他命B12缺乏等患者盡快接受適當治療,就有機會及早恢復認知功能。 (羅真) 研究證實,延緩及預防失智應從中年開始。(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