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防癌 歐盟規定食品業 ●歐盟日前實施新規定,食品業者需控制、減少食品中的丙烯醯胺(acrylamide)含量,包括薯條不能炸太焦、麵包也不能烤得太深色。 高溫烹調和加熱澱粉食品的過程中,像是炸薯條、烤肉、烤餅乾,容易產生有致癌疑慮的化學物質丙烯醯胺。這個過程稱作「梅納反應」,可賦予食物可口風味和誘人色澤。雖然不太可能完全去除食品中丙烯醯胺,但可採取行動降低丙烯醯胺含量到可接受程度。 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2015年證實丙烯醯胺恐引發癌症。歐盟以往希望食品業者自主管理,控制丙烯醯胺含量,但成效有效。去年12月11日歐盟立法,經過4個月過渡期後,此法日前開始實行。 實施新規後,食品業者需降低馬鈴薯產品、麵包、烘焙產品、麥片、咖啡和咖啡替代品、嬰兒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此新規也制訂更詳細內容,包括食品業者需使用澱粉含量低的馬鈴薯,並將馬鈴薯放在低溫、濕度足的環境,煎炸油溫也有規定。專家表示,高品質馬鈴薯不會因此變難吃。 大部分早餐麥片的標準是每公斤300微克,玉米、各式麥類製品、米製品標準再低50%,餅乾類為350微克,洋芋片750微克,即溶咖啡850微克。(郭宣含) 醫:烹煮別太高溫 ●歐盟實施新規定,食品業者需控制、減少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含量,包括薯條不能炸太焦、麵包也不能烤太深。台北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說,歐盟這項規定是對的,因為食物用超過攝氏120度(華氏248度)加熱,食物中的胺基酸與還原醣會進行梅納反應,生成丙烯醯胺。 顏宗海指出,動物實驗顯示,丙烯醯胺會增加腎上腺癌、甲狀腎癌、肺癌與睪丸癌風險,但沒有充分證據證實會提升人類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 列為2A級致癌物質,即只有動物實驗致癌。 顏宗海說,高溫烹調常見梅納反應的食物包括油炸薯條、薯餅、洋芋片、油條、麵包、咖啡等,二手菸也會暴露到丙烯醯胺。 他指出,對人體而言,丙烯醯胺的容許攝取量(TDI)為每天每公斤2.6微克,以60公斤的成人為例,一天建議不超過156微克,但這並非添加物,而是食物烘焙過程中的產物,難以估算多少量的高溫烹調食物中必然含有多少量的丙烯醯胺,只能建議盡量避免暴露,生活中宜減少高溫油炸、烘焙與烘烤食品,烹煮時注意別過於高溫、時間別太久,薯條炸呈淡黃色即可。(羅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