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年僅15歲的小馨(化名)從小嗓音低沉,但絲毫沒有渾厚感,講沒幾句話聲音就「分岔」。家長帶著她到處求診,甚至接受語言治療,卻都找不出原因,也沒辦法改善,直到耳鼻喉科醫師發現,小馨左側聲帶麻痺,肇因竟是先天性心臟病。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系教授暨副主任方端仁表示,聲帶麻痺是指聲帶的運動能力受損,沒辦法隨心所欲控制聲帶變化,導致發聲時,聲音閉合不全,這類患者,講話特別費力,也無法持久,講話時也常講不清楚。 聲帶麻痺 常見病毒感染 方端仁說,聲帶麻痺通常發生在單側,造成聲帶麻痺的原因非常多,常見病毒感染,其他像是甲狀腺手術、咽喉腫瘤,如食道癌、肺癌、甲狀腺癌,或聲帶神經受損,都可能造成聲帶麻痺,只要不是聲帶神經病變造成聲帶麻痺,其餘只要改善疾病,沙啞問題也將一併改善。 不過,像是小馨一樣,因為心臟病引起聲帶麻痺的患者極為少見。方端仁說,小馨出生後就被診斷有先天性心臟病,在小馨不到一歲時,曾經接受手術,自此之後,小馨的聲帶就受到影響。 不過,由於小馨到耳鼻喉科就診時已15歲,無法準確判定是手術影響聲帶,還是先天性心臟病影響聲帶。 玻尿酸注射 病情大改善 由於小馨正值青春期,為了不影響小馨聲帶發展,長庚醫療團隊沒有用常見的「頸部喉骨架手術」或「自體脂肪注射」,改用暫時性玻尿酸注射,幫助她的聲帶膨脹,不再因為聲帶麻痺而鬆弛扁縮。 原以為施打玻尿酸只有暫性的效果,沒想到小馨術後至今已5年,聲帶狀況良好,聲音也不再沙啞。方端仁說,自小馨之後,其他類似病症的患者也用同樣的治療方法,效果也不錯。 方端仁說,很多民眾以為聲音沙啞是天生的,很難改善,事實上有時聲音沙啞代表著背後有其他疾病,若是持續惡化,或原本聲音好的卻開始沙啞,時間超過3到4周,就得注意是否有咽喉、肺部等疾病。(陳雨鑫) 單側聲帶麻痺症狀 1.聲音沙啞、粗糙 2.講話音量變小、中氣不足 3.說話變費力 4.吞嚥時容易嗆到 5.聲音容易分岔 資料來源╱台灣林口長庚耳鼻喉科系教授暨副 主任方端仁 整理╱陳雨鑫 製表╱郭維英 聲音沙啞時間超過3到4周,就得注意是否有咽喉、肺部等疾病。圖為示意圖。(Ingimage) |